您的IP是18.119.164.249,欢迎访问中国社会科学年鉴数据库 !

当前位置: 首页 > 年鉴
收藏

美国年鉴2006卷

 

出版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07-08 字数(千字): 306
I S B N
978-7-5004-6409-9
点 击 量
19641
其他卷次
2014 2005 2004 2003 2002 2001 2000 1999
关键词

共和

美国

民主

共和党

法院

布什

黑人

法官

联邦

驻地

民主党

分类
  • 目录浏览

  • 热门文献

  • 大 事 记

  • 最佳论文

2005年该大事记下共有共141条信息

  • 1月

    01.07

    7日,美国海军一艘核潜艇在太平洋海域从事水下行动时触礁,造成约20人受伤。

    [查看详细]

    01.12

    12日,美宇航局“深度撞击”号探测器发射升空。

    [查看详细]

    01.13

    13日,中美知识产权圆桌会议在北京举行,中美商贸联委会美方主席之一、美国商务部长埃文斯出席了会议。双方就知识产权保护问题进行了沟通和交流。每年一次的中美“知识产权圆桌会议”是根据美国驻华大使雷德的提议举行的。

    [查看详细]

    01.15

    15日,在伊拉克阿布格雷监狱中带头煽动虐待囚犯的美陆军下士格拉纳被美国军法法庭判处10年徒刑。

    [查看详细]

    01.20

    20日,在2004年11月大选中获胜连任的美国总统布什当日中午在首都华盛顿国会山宣誓就任第55届美国总统。他是美国历史上第16位连任两届的总统。就职仪式上,布什发表了约19分钟的就职演说。他说,在新任期内,他将利用美国的影响在全球促进自由民主,努力保护美国免受新的恐怖袭击的威胁,并希望改善因伊拉克战争而陷入低谷的美国与盟国的关系。在谈到国内问题时,布什表示将努力弥合美国民众中存在的明显的政治分歧,并致力于建设让美国国民对自己的生活拥有更大自主权的“所有权社会”。

    [查看详细]

    01.31

    31日,美国新任国务卿赖斯与我国外交部长李肇星通电话,就中美关系交换意见。

    [查看详细]
  • 2月

    02.02

    2日,当地时间晚9点左右,布什在国会参众两院联席会议上发表连任后的第一份国情咨文,阐述其内外政策。在内政问题上,他重点提出了社会保障体系改革计划,并表示在第二个任期结束前把联邦赤字减少一半,振兴美国经济。在对外政策上,他用伊拉克大选来证明他对伊政策的“正确”,而且没有拿出从伊拉克撤军的时间表。布什称伊朗“仍是支持恐怖主义的首要国家”,并要求伊朗必须放弃核武发展项目,停止“支持恐怖主义”。他表示美国将继续加强国际反恐联盟,打击恐怖主义和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并将和亚洲一些国家继续合作解决朝核问题。

    [查看详细]

    02.07

    7日,布什向国会提交了总额高达2.5万亿美元的2006财年预算草案。

    [查看详细]

    02.10

    10日,《推销员之死》的作者、美国著名剧作家阿瑟·米勒因心脏衰竭,在美国东部康涅狄格州罗克斯伯里的家中逝世,享年89岁。

    [查看详细]

    02.12

    12日,前佛蒙特州州长霍华德·迪安被美国民主党全国委员会选为该党主席,取代即将离职的麦考利夫。

    [查看详细]

    02.14

    14日,美国国家导弹防御系统进行的一次拦截试验因拦截导弹未能按计划从发射井中起飞而失败。

    [查看详细]

    02.15

    15日,美国国务院发言人鲍彻说,美国已召回其驻叙利亚大使玛格丽特·斯科贝就哈里里遇害案等进行紧急磋商。

    [查看详细]

    02.19

    19日,造价32亿美元的“吉米·卡特”号潜艇正式开始服役,这是美国海军3艘“海狂狼”级攻击型核动力潜艇中的最后一艘。

    [查看详细]

    02.20

    20日,布什抵达布鲁塞尔,开始了对欧洲为期5天的正式访问。

    [查看详细]

    02.22

    22日,北约26国首脑在布鲁塞尔的北约总部举行会议。中心议题是如何修复大西洋两岸关系。

    [查看详细]

    02.22

    美国国务卿赖斯与我国外交部长李肇星通电话,就朝核问题交换意见。

    [查看详细]

    02.23

    23—24日,中美执法合作联合联络小组第四次会议在北京举行。

    [查看详细]

    02.24

    24日,美军方在夏威夷附近海域成功进行了一次海基弹道导弹防御系统的拦截试验。

    [查看详细]

    02.27

    27日,美国第77届奥斯卡颁奖典礼在好莱坞举行。74岁的克林特·伊斯特伍德执导的影片《百万宝贝》获7项提名并最终夺得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女主角和最佳男配角4项大奖。

    [查看详细]

    02.28

    28日,美国一名反恐官员透露,“基地”组织头目本·拉登与其在伊拉克的主要助手扎卡维近期取得联系,要求扎卡维将美国本土作为袭击目标。

    [查看详细]
  • 3月

    03.01

    1日,美国两个人权组织代表8名曾在伊拉克和阿富汗遭受美军士兵虐待的人士向法庭起诉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

    [查看详细]

    03.02

    2日,美国国务卿赖斯、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巴斯、中东问题有关四方的代表以及来自23个国家及6个国际组织的高级代表,出席在伦敦由英国首相布莱尔主持的旨在为巴勒斯坦改革提供帮助的国际会议。会议表示将采取实际措施帮助巴勒斯坦进行机构建设和经济发展,为建立独立的巴勒斯坦国奠基铺路。

    [查看详细]

    03.03

    3日,世界贸易组织上诉机构驳回美国的上诉,维持该组织争端解决机构此前做出的美国棉花补贴的裁决,要求美国调整措施使之符合国际贸易规则。

    [查看详细]

    03.03

    美国军方公布的统计显示,截至当日美军在伊拉克战争中的死亡人数达到1502人。

    [查看详细]

    03.03

    美国冒险家史蒂夫·福塞特驾驶试验性的“环球飞行者”号喷气式飞机,安全降落在美国中部堪萨斯州的萨莱纳,成为世界上第一位单独驾驶飞机完成不间断环球飞行的人。

    [查看详细]

    03.08

    8日,美国国务卿赖斯与我国外交部长李肇星通电话,就朝核、台湾等问题交换意见。

    [查看详细]

    03.10

    10日,美国总统布什签署命令,继续禁止美国公司和公民与伊朗在石油领域合作。

    [查看详细]

    03.11

    11日,美国宣布为了推动欧盟与伊朗的核谈判,布什总统决定美国不再反对伊朗申请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并将考虑在逐案审议的基础上允许欧盟等向伊朗出售民航飞机的零配件。

    [查看详细]

    03.11

    美国南部亚特兰大一嫌犯枪杀法官等3人,逃亡中再杀一名移民局官员,在警方包围下于第二天投降。

    [查看详细]

    03.12

    12日,美国北部威斯康星州布鲁克菲尔德市的希尔顿饭店会议厅发生枪击事件,一名45岁男子向正在做礼拜的人群开枪,打死至少7人后自杀。

    [查看详细]

    03.16

    16日,美国国会众议院就中国《反分裂国家法》通过所谓决议案。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刘建超在17日的记者会上回答有关提问时说,中方对此表示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并已向美方提出严正交涉。

    [查看详细]

    03.16

    布什宣布提名在任国防部副部长保罗·沃尔福威茨担任世界银行行长。

    [查看详细]

    03.16

    纽约商品交易所4月份轻质原油期货价格突破历史纪录,一度达到每桶56.60美元,收盘时回落到56.46美元,为1983年该期货开始交易以来最高收盘价。

    [查看详细]

    03.17

    17日,正在日内瓦参加联合国人权委员会第61届会议的美国代表团举行新闻发布会,正式宣布不在本次会议上搞反华提案。对此,中国代表团团长、中国常驻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及瑞士其他国际组织代表沙祖康大使说,美国这一决定既有利于中美之间的人权对话,也有利于两国人权状况的改善。

    [查看详细]

    03.20

    20—21日,美国国务卿赖斯应外交部长李肇星的邀请访华。访问期间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副总理吴仪、国务委员唐家璇分别会见了赖斯。李肇星外长与赖斯举行会谈,就中美关系及共同关心的其他重大问题深入交换了意见。这是赖斯自1月份出任国务卿以来首次访华。

    [查看详细]

    03.21

    21日,美国中部明尼苏达州一个印第安人保留地内发生枪击事件,一名学生打死自己的祖父母后闯进一所高中校园,打死6人、打伤15人,然后开枪自杀。

    [查看详细]

    03.23

    23日,美国南部得克萨斯州一家炼油厂发生爆炸,造成至少14人死亡,100多人受伤。

    [查看详细]

    03.25

    25日,白宫证实,布什政府已决定向巴基斯坦出售F16战机。

    [查看详细]

    03.25

    美国一项民意调查显示,布什总统的总体支持率为45%,再创新低。

    [查看详细]

    03.28

    28日,美国白宫正式公布《国家反谍报战略》文件。

    [查看详细]

    03.31

    31日,美国一调查委员会发表报告说,美国情报机构在伊拉克战争前有关伊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情报判断几乎“全错了”,美国对其多数最危险对手对美构成的威胁“了解很少,令人不安”。

    [查看详细]

    03.31

    在美国受到广泛关注的佛罗里达州植物人妇女特里·夏沃在其进食管被拔除13天后停止呼吸而死亡。

    [查看详细]

    03.31

    世界银行宣布,该行董事会已批准美国国防部副部长沃尔福威茨接替即将卸任的沃尔芬森出任世界银行行长。

    [查看详细]
  • 4月

    04.01

    1日,纽约市场原油期货价格突破每桶57美元,再创历史新局。

    [查看详细]

    04.04

    4日,为期5天的美国历史上最大的反恐演习开始举行,演习的主要目的是检测与评估美国有关部门应对生化武器袭击的能力。

    [查看详细]

    04.11

    11日,美国总统布什在得克萨斯州克劳福德农场与来访的以色列总理沙龙会谈时,要求以色列不要在约旦河西岸扩建犹太人定居点,并重申支持以色列从加沙地带撤离的计划。

    [查看详细]

    04.12

    12日,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突访伊拉克。

    [查看详细]

    04.13

    13日,“中美全球事务论坛”首次会议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

    [查看详细]

    04.15

    15日,道—琼斯指数大幅下跌191点,是2003年5月19日以来的最大单日跌幅。

    [查看详细]

    04.21

    21日,美国参议院通过布什提名的人选约翰·内格罗蓬特首任国家情报局长。

    [查看详细]
  • 5月

    05.03

    3日,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决定,将联邦基金利率即商业银行间隔夜拆借利率再提高0.25个百分点,从2.15%提高到3%。这是美联储2004年6月份以来连续第8次提高利率。

    [查看详细]

    05.05

    5日,美国总统布什与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通电话,就中美关系、台湾、经贸及共同关心的地区形势问题交换意见。

    [查看详细]

    05.09

    9日,据美国国防部公布的最新统计数字,自美国2003年3月发动伊拉克战争以来,驻伊美军死亡人数已经达到1602人,受伤人数为12243人。

    [查看详细]

    05.11

    11日,一架小型飞机误闯华盛顿上空禁飞区,造成白宫和国会紧急疏散。

    [查看详细]

    05.12

    12日,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说,军方计划关闭现有基地中5%至11%的闲置部分,这一措施可在20年内净节省开支488亿美元。

    [查看详细]

    05.13

    13日,美国商务部长卡洛斯·古铁雷斯宣布,美国政府已决定对三个类别的中国服装产品重新实行配额限制。次日,中国商务部发言人声明,中国政府对此限制表示坚决反对。

    [查看详细]

    05.13

    美国国务卿赖斯与我国外交部长李肇星通电话,就元首互访等问题交换意见。

    [查看详细]

    05.15

    15日,《纽约时报》披露,美国政府警告日本、印度、德国和巴西,除非同意不要求否决权,否则美国不会支持这几国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查看详细]

    05.16

    16日,2005年中美经贸圆桌会议暨中美商务理事会会议在北京举行,美国商会会长托马斯·多诺霍及其率领的美国企业家代表团、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副会长张伟和中国国内著名企业代表出席会议。双方就企业国际化、知识产权保护、全球化背景下的企业文化、中美企业在全球采购中的竞争与合作等众多问题进行了研讨。

    [查看详细]

    05.19

    19日,美国政府以非法入境为由,对涉嫌于1976年制造古巴航空公司客机爆炸惨案的路易斯·波萨达正式提起指控。

    [查看详细]

    05.26

    26日,美国总统布什宣布美国将向巴勒斯坦提供5000万美元的直接经济援助,用于在以色列今年夏季从加沙地带撤离后,帮助巴勒斯坦在那里修建住房和基础设施。

    [查看详细]

    05.31

    31日,《华盛顿邮报》通过该报网站证实,当年在“水门事件”中为该报提供重要线索的神秘人“深喉”是前联邦调查局副局长马克·费尔特。这一证实揭开了困扰美国政界、史学界和普通民众二十余年的谜团。

    [查看详细]
  • 6月

    06.01

    1日,美国国务卿赖斯与我国外交部长李肇星通电话,就元首互访等问题交换意见。

    [查看详细]

    06.01

    1—17日,应美国会参院临时议长、参院美中议会小组主席史蒂文斯和共同主席井上健参议员的邀请,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兼秘书长、人大中美议会小组主席盛华仁率中国全国人大代表团访问美国,与美参院举行交流机制建立后的第二次正式会晤。美国总统布什、副总统切尼、众议长哈斯特德、联邦最高法院大法官奥康纳等分别会见了中国代表团,史蒂文斯和井上健与盛华仁举行了会谈。

    [查看详细]

    06.03

    3日,美国国防部承认,看守关塔那摩监狱的美军曾亵渎《古兰经》。具体行为有:一名美军士兵曾用脚踢过《古兰经》;一名美军翻译曾用脚踏过《古兰经》;一些监狱看守则抛掷装有水的气球,把一些《古兰经》浸湿;一名看守撒尿溅到一名被关押人员的身上和他携带的《古兰经》上;在一本《古兰经》的内页上写了两个下流的英语单词。

    [查看详细]

    06.05

    5—7日,第35届美洲国家组织大会在美国佛罗里达州劳德代尔堡举行并发表最后宣言。

    [查看详细]

    06.08

    8日,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向安理会提交报告说,美军未经任何法律程序无限期拘押的伊拉克人达数千人,已经构成了对人权的挑战。

    [查看详细]

    06.17

    17日,美国众议院通过众院国际关系委员会主席海德提出的联合国如不进行改革则将美国应交纳的联合国会费减半的议案。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对此提出批评。

    [查看详细]

    06.20

    20日,美国—欧盟首脑会议在白宫举行。美国总统布什,欧盟轮值主席国卢森堡首相容克,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负责对外关系和欧洲睦邻政策的欧盟委员贝妮塔·费雷罗-瓦尔德纳,以及欧盟负责外交和安全政策的高级代表索拉纳参加了会议。跨大西洋关系的重要性、欧盟一体化及欧盟的前途是此次首脑会议的主要议题。

    [查看详细]

    06.21

    21日,美国总统布什在白宫与应邀来访的越南总理潘文凯举行会议。

    [查看详细]

    06.24

    24日,纽约市场原油期货价格再次刷新历史最高纪录,盘中一度突破60美元大关。

    [查看详细]
  • 7月

    07.04

    4日,美国东部时间凌晨1时52分,美国宇航局“深度撞击”号飞船发出的370公斤重的铜质撞击器准确撞击了华盛顿市般大小的坦普尔1号彗星。美国宇航局的“雨燕”天文卫星观测到这次撞击使坦普尔1号彗星产生了紫外线爆发。此外,这次撞击带来的信息,还可能涉及太阳系的诞生、地球上水的来源,以及地球生命的兴起。

    [查看详细]

    07.07

    7日,布什总统与胡锦涛主席在苏格兰出席八国集团与中国、印度、巴西、南非、墨西哥领导人对话会期间会面,就美中关系和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问题交换意见。

    [查看详细]

    07.07

    7—22日,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大法官露丝·拜德·金斯伯格访问中国。

    [查看详细]

    07.09

    9—10日,赖斯就任国务卿后第二次访问中国。在20小时的访问中,赖斯分别同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国务委员唐家璇及外交部长李肇星进行了晤谈,朝核问题是会谈的重要内容。

    [查看详细]

    07.11

    11日,第16届中美商贸联委会在北京举行。中国副总理吴仪与美国商务部长古铁雷斯、贸易代表波特曼共同主持了会议。在为期一天的会议中,双方就纺织品、知识产权保护、消除贸易逆差等经贸热点问题进行了磋商和讨论。

    [查看详细]

    07.12

    12日,美国代表塔席克里在联大发言时表示,美国反对日本等四国提出的安理会扩大框架决议草案,呼吁各国对此投反对票。

    [查看详细]

    07.13

    13日,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因一个燃料传感器失灵而取消了当天的发射。

    [查看详细]

    07.19

    19日,美国国防部向国会提交并公布了2005年《中国军力报告》。该报告通篇充斥着“中国威胁”论,其四大焦点是:(1)坚称中国军费的实际数目“至少是中国官方公布数字的两倍”。(2)中国军事现代化改革的目标是可赢得短期而高强度的局部战争。(3)中国军力已经造成台海局势的“紧张与危机”。(4)中国处在一个“战略十字路口”,面临三条道路。

    [查看详细]

    07.26

    26日,“发现”号航天飞机在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成功,机上共载有7名宇航员。这是“哥伦比亚”号空难发生两年多以来美国航天飞机的首航。

    [查看详细]

    07.26

    26日—8月1日,应美国政府邀请,中国国务委员唐家璇访美。访问期间美国总统布什、国务卿赖斯、财政部长斯诺、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哈德利等与唐家璇就美中关系、台湾、经贸、朝核等问题交换了意见。

    [查看详细]

    07.28

    28日,“发现”号航天飞机与国际空间站对接成功。

    [查看详细]

    07.29

    29日,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天文学家麦克·布朗及其研究小组声称,他们发现了太阳系内第十大行星,并暂将其命名为“2003-UB313”。

    [查看详细]
  • 8月

    08.01

    1日,美国常务副国务卿佐利克与中国外交部副部长戴秉国在北京举行首次中美战略对话。

    [查看详细]

    08.01

    美国总统布什宣布,他使用美国宪法授予的权力,利用国会休会期直接任命约翰·博尔顿担任美国驻联合国大使。

    [查看详细]

    08.03

    3日,赖斯与李肇星通电话,就中美关系和共同关心的问题交换意见。

    [查看详细]

    08.03

    经过10分钟的太空作业,美国宇航员成功将“发现”号腹部两块不规则伸出的绝热瓦缝隙填充材料去除。

    [查看详细]

    08.04

    4日,美国众院议长哈斯泰德与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举行会谈。双方就中美关系、台湾问题、议会交往和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问题友好、深入、坦诚地交换了意见,达成许多重要共识。

    [查看详细]

    08.11

    11日,纽约9月份原油期货价格上涨至每桶66美元,创开始交易以来最高盘中纪录。驻日美军在冲绳县附近海域举行今年以来最大规模的联合军事演习。

    [查看详细]

    08.12

    12日,美国新型火星探测飞船“火星勘测轨道飞行器”从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升空。

    [查看详细]

    08.20

    20日,飓风“丽塔”袭击了美国佛罗里达州部分地区,“丽塔”以每小时169英里的速度向得克萨斯州墨西哥湾沿岸推进,并于23日晚在休斯敦外海一带登陆。得克萨斯州宣布进入紧急状态,休斯敦市将居住条件差的部分地区民众强制撤离。

    [查看详细]

    08.23

    23日,美军计划在塔吉克斯坦塔设立军事基地,塔总统埃莫马利·拉赫莫诺夫表示,不会允许美军在塔设立军事基地。

    [查看详细]

    08.29

    29日,时速145英里的飓风“卡特里娜”抵达墨西哥湾地区,并首先在美国南部路易斯安那州登陆。在接下来的数个小时内,被“卡特里娜”飓风袭击过的路易斯安那、密西西比和亚拉巴马三州境内一片狼藉。飓风吹过之处,无数的粗壮树木被刮倒,大量房屋倒塌,数以百万计的家庭和企业断电,造成千余人死亡。

    [查看详细]

    08.30

    30日,纽约市场原油期货价格大幅飙升,盘中创出每桶70.90美元的历史纪录。

    [查看详细]

    08.31

    31日,美国的一项最新民意调查显示,布什的支持率只有45%,创下了他上任以来的最低纪录。

    [查看详细]

    08.31

    美国能源部长塞缪尔·博德曼说,布什政府已决定动用政府储备弥补原油供应不足。

    [查看详细]
  • 9月

    09.02

    2日,美国能源部长博德曼宣布,为弥补因“卡特里娜”飓风造成的市场供应短缺和平抑市场油价,美国政府将动用3000万桶战略石油储备。

    [查看详细]

    09.03

    3日,布什总统与胡锦涛主席通电话,胡锦涛主席就美国部分地区遭受“卡特里娜”飓风袭击事件表示慰问。双方商定推迟胡锦涛主席原定9月上旬对美国的访问。

    [查看详细]

    09.03

    由美国、中国、俄罗斯等32个成员组成的第59届联大核心小组继续就9月联合国峰会《成果文件草案》举行谈判,但未达成一致。

    [查看详细]

    09.03

    3—13日,2005年诺贝尔奖颁布。物理学奖:美国科学家约翰·霍尔、罗伊·格劳伯、德国科学家特奥多尔·汉施;化学奖: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罗伯特·格拉布和麻省理工学院的理查德·施罗克、法国石油研究所的伊夫·肖万;和平奖:国际原子能机构及其总干事穆罕默德·巴拉迪;经济学奖:拥有以色列和美国双重国籍的罗伯特·奥曼和美国人托马斯·谢林;文学奖:英国剧作家哈罗德·品特;生理学或医学奖:澳大利亚科学家巴里·马歇尔和罗宾·沃伦。

    [查看详细]

    09.06

    6日,由美联储前主席沃尔克领导的联合国“石油换食品”计划腐败案独立调查委员会公布了其最终调查报告的前言部分。该委员会指出,联合国秘书长安南没有通过该计划为其子牟利,但“石油换食品”计划出现了众多“异乎寻常的错误”,安南、安理会和部分联合国成员国难辞其咎。就此,安南表示愿意对“石油换食品”计划的实施监管不力承担责任,并接受独立调查委员会就参与该计划的公司雇佣他儿子科乔一事对他提出的批评,但他不会因此而辞职。

    [查看详细]

    09.07

    7—9日,美参院临时议长史蒂文斯、美中工作小组共同主席柯克等与正在美国纽约出席第二届世界议长大会的全国人大常委员长吴邦国举行会谈,就中美关系、台湾、两国议会交往等问题交换意见。

    [查看详细]

    09.08

    8日,美国前国务卿鲍威尔承认,在美国政府发动伊拉克战争前,他代表美国在联合国发表了关于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等不实言论,他为此感到后悔,并认为这是他个人记录中的污点。

    [查看详细]

    09.08

    布什总统签署一项总额为518亿美元的最新救灾拨款法案,为在美国南部遭受“卡特里娜”飓风袭击的地区继续实施救援工作提供财政保障。

    [查看详细]

    09.12

    12日,洛杉矶一市政工人在维修时错接一根电缆,导致该市发生大面积停电事故。

    [查看详细]

    09.13

    13日,布什总统与正在纽约出席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的胡锦涛主席会晤,就双边关系和共同关心的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深入交换看法。双方一致同意增进交流和互信,扩大共识与合作,全面推进21世纪中美建设性合作关系,促进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

    [查看详细]

    09.16

    16日,赖斯国务卿与正在温哥华陪同胡锦涛主席访问加拿大的李肇星外长通电话,就全面落实两国元首纽约会晤所达成的共识交换看法,并讨论了朝核问题及六方会谈等有关问题。

    [查看详细]

    09.22

    22日,就美国助理国务卿希尔访问朝鲜一事的传言,在纽约出席第60届联大一般性辩论的朝鲜副外相崔寿宪表示,无条件欢迎六方会谈美国代表团团长、助理国务卿希尔访问朝鲜,并愿意就朝核问题与希尔交换意见。

    [查看详细]

    09.24

    24日,“丽塔”飓风在路易斯安那州和得克萨斯州交界处登陆,其强度已减弱为3级,中心风力为每小时200公里。离海岸不远的美国第四大城市休斯敦的400万居民当天几乎倾城而出,向北向西撤往内陆。

    [查看详细]

    09.28

    28日,布什决定放宽对利比亚的部分军事出口限制,允许美国公司参与利比亚销毁化学武器的工程项目。

    [查看详细]

    09.29

    29日,美国参议院以超过3/4的多数票通过了布什总统关于联邦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人选约翰·格洛弗·罗伯茨的提名。

    [查看详细]
  • 10月

    10.01

    1日,中国文化节于当晚在美国首都华盛顿肯尼迪表演艺术中心隆重开幕。布什总统和胡锦涛主席分别为中国文化节的举办致贺信。这是中国艺术在美国的一次规模空前的展示,也是肯尼迪表演艺术中心以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文化为主题举办的规模最大的一次活动。

    [查看详细]

    10.01

    美国“传感器无限”公司创始人格雷戈里·奥尔森在支付了2000万美元的“旅费”后,和两名宇航员乘坐俄“联盟TMA-7”飞船顺利启程前往国际空间站,开始为期10天的太空之旅。

    [查看详细]

    10.04

    4日,美国有关机构公布的数字表明,“卡特里娜”飓风造成的投保财产的损失已达344亿美元,成为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一次自然灾害。

    [查看详细]

    10.07

    7日,美国参议院以97票对0票的表决结果,通过了总额为4450亿美元的2006财政年度国防开支法案,其中500亿美元将用于在伊拉克和阿富汗的军事与重建行动。

    [查看详细]

    10.15

    15日,第15届伊比利亚美洲首脑会议在通过了《萨拉曼卡声明》后在西班牙萨拉曼卡闭幕。

    [查看详细]

    10.20

    20日,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结束了对中国为期3天的正式访问,乘专机离开北京。访问期间,国家主席胡锦涛,中央军委副主席郭伯雄,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曹刚川分别会见了他。

    [查看详细]

    10.25

    25日,驻伊美军死亡人数突破2000,引发美国国内新一轮反战浪潮。

    [查看详细]

    10.27

    27日,赖斯与李肇星外长通电话,就共同关心的重要国际和地区问题交换看法。

    [查看详细]

    10.27

    布什提名的白宫女法律顾问哈丽雅特·迈尔斯在共和党保守派阵营的一片反对声中主动放弃最高法院大法官提名。

    [查看详细]
  • 11月

    11.01

    1日,首次中美防扩散、反恐联合磋商在华盛顿举行。双方还分别举行了防扩散磋商和第五次反恐磋商。

    [查看详细]

    11.04

    4日,在大规模抗议示威和反对建立美洲贸易自由区的呼声中,第四届美洲国家首脑会议在马德拉普开幕,该会议于5日闭幕,未就是否重启美洲自由贸易谈判问题达成协议。

    [查看详细]

    11.08

    8日,美国贸易代表波特曼和中国商务部长薄熙来在伦敦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美利坚合众国政府关于纺织品和服装贸易的谅解备忘录》。双方经过七轮磋商最终达成协议。《备忘录》的签署将为双方企业创造稳定和可预见的贸易环境。

    [查看详细]

    11.16

    16日,赖斯国务卿与李肇星外长在韩国釜山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十七次部长级会议期间进行了会见,就中美关系、台湾、朝核等问题交换意见。

    [查看详细]

    11.17

    17—19日,美国司法部长艾伯托·冈萨雷斯访华。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罗干,国务委员、公安部长周永康以及中国司法部吴爱英等分别会见了冈萨雷斯。

    [查看详细]

    11.19

    19日,中美签署“特大型港口计划”合作谅解备忘录。

    [查看详细]

    11.19

    19—21日,布什总统应胡锦涛主席邀请访问中国。20日上午,胡主席与布什总统举行会谈并共同会见记者,温家宝总理会见并与布什总统共进工作午餐。双方就中美关系和共同关心的国际地区问题深入交换了意见,再次确认两国元首纽约会晤时达成的全面推进21世纪建设性合作关系的重要共识。胡主席表示,中美关系已远远超出双边范畴,越来越具有全球意义;中美在众多双边领域和重大国际地区问题上拥有广泛的共同利益,肩负着重大的共同责任;双方应保持两国高层交往的积极势头,共同开创中美经贸合作的新局面,加强两国在能源、反恐、防扩散、防控禽流感、人文等领域的互利合作,更好地造福两国人民和世界人民。布什总统赞同胡主席就发展双边关系提出的有关建议,并表示:美中两国应不断扩大交往,加强对话;美方坚持一个中国政策,反对“台独”,反对单方面改变台海现状。

    [查看详细]
  • 12月

    12.06

    6日,美国政府为控制非法移民而计划在墨美两国边境修建更多的隔离墙。对此,墨西哥众议院通过决议,表示坚决反对。

    [查看详细]

    12.06

    美国国务院副发言人埃雷利在新闻吹风会上说,美国反对台湾当局更改驻外机构名称的做法,反对任何会改变(台湾海峡)现状的单方面举动。埃雷利说,美国的观点是不支持台湾当局的这些举动;美国希望看到台湾海峡稳定,因此,反对任何会改变(台湾海峡)现状的单方面举动。他说,在美国看来,(台湾当局)这种改变“政府”控制的企业或海外经济和文化代表处名称的做法,显露出单方面改变台湾现状的企图。

    [查看详细]

    12.06

    美国舆论渲染中国在非洲对美国的利益构成威胁。就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表示,中美两国在非洲事务上有“共同的关切”,双方将在这方面进一步加强合作;美国舆论渲染中国在非洲对美国的利益构成威胁,这是没有事实依据的,是站不住脚的。

    [查看详细]

    12.07

    7日,美国参议员史密斯率美国联邦参议院代表团访问中国,中国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会见了代表团。

    [查看详细]

    12.07

    英特尔公司董事长巴雷特一行访问中国,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黄菊会见了代表团。

    [查看详细]

    12.07

    7—9日,美国常务副国务卿佐立克与戴秉国副外长在华盛顿举行中美第二次战略对话。期间,美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和美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哈德利会见了戴秉国副外长。

    [查看详细]

    12.10

    10日,美国务院发言人就“国际人权日”发表声明,对中国人权状况提出批评。对此,外交部发言人表示,中国政府和人民对美国政府借所谓人权问题肆意攻击中国的行径表示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

    [查看详细]

    12.16

    16日,美国众议院通过一项包括可动用军队和地方执法力量阻止非法移民流入的更为严厉的移民法案。

    [查看详细]

    12.17

    17日,布什总统承认,“9·11”恐怖袭击事件发生以来,他曾经签署秘密命令允许国家安全局对境内人员通讯进行窃听,并称此做法是美国反恐战争的一个重要手段。

    [查看详细]

    12.18

    18日,美国《时代》周刊公布,比尔·盖茨夫妇和著名摇滚乐队U2主唱、社会活动家波诺当选“年度人物”。

    [查看详细]

    12.20

    20日,纽约公交工人工会宣布当天凌晨3时开始罢工。

    [查看详细]

    12.22

    《纽约时报》报道,布什已下令在2006年初将驻伊美军17个核心作战旅削减到15个。

    [查看详细]

    12.22

    美国国务院发言人在记者会上就香港政制发展问题再次发表评论。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表示,香港特区事务是中国的内政,不容任何外国干预。

    [查看详细]

    12.22

    22日,纽约公交工会宣布,经工会执行委员会投票,同意立即结束大罢工。3天的罢工使纽约损失十多亿美元。

    [查看详细]

相关推荐

热点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技术人工物的概念分析框架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备案号:京ICP备05032912号-3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10108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鼓楼西大街甲158号

售前咨询:010-84050797

售后服务:010-84050797

  • 请关注“中国社会科学年鉴”微信公众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