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IP是18.97.9.175,欢迎访问中国社会科学年鉴数据库 !

当前位置: 首页 > 年鉴
收藏

中国文学年鉴2023卷

ALMANAC OF CHINESE LITERATURE 2023

出版单位
中国文学年鉴社
出版日期
2023-12 字数(千字): -
I S S N
1672-0814
点 击 量
677
其他卷次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2007 2006 2005 2004 2003 2002 2001 2000 1998 1996 1994 1993 1992 1990 1988 1987 1986 1985 1984 1983 1982 1981
关键词

文学

作家

网络文学

诗歌

作品

文艺

文化

小说

学报

文学史

文本

分类
  • 目录浏览

  • 综述\概况

  • 热门文献

  • 会议活动

  • 大 事 记

  • 图表荟萃

  • 图 书

  • 人 物

  • 最佳论文

2022年该大事记下共有共33条信息

  • 1月

    01.22

    1月22日,“第六届长篇小说年度金榜(2021)”评选活动在北京召开终评会议。15部初评阶段入围的2021年度优秀长篇小说,经过前期的读者网络投票和专家评委团现场终评投票后,决出5部“金榜作品”。其中,罗伟章《谁在敲门》成为金榜领衔作品,余华《文城》、刘震云《一日三秋》、东西《回响》、王松《暖夏》入选年度金榜,阿莹《长安》、邵丽《金枝》、陈玉福《八声甘州之云起》、李天岑《三山凹》获得年度推荐。

    [查看详细]
  • 2月

    02.28

    电视剧《人世间》的热播,成为优秀文学作品被改编为精品好剧的又一成功案例。2月28日,中国作家协会在北京召开“从文学到影视”——《人世间》座谈会。中国作协主席、中国文联主席铁凝出席并致辞,中国作协党组书记、副主席张宏森讲话。中国作协副主席阎晶明,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邓凯,《人世间》小说原著作者梁晓声,电视剧《人世间》导演、总制片人李路,电视剧《人世间》编剧王海鸰,电视剧《人世间》出品人、腾讯集团副总裁、阅文集团CEO程武以及多位文艺评论专家参加座谈。座谈会由中国作协副主席李敬泽主持。

    [查看详细]
  • 3月

    03.18

    3月18日下午,中国作协、中国科协合作交流座谈会暨战略协议签署仪式在鲁迅文学院举行。张宏森,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张玉卓出席并讲话。中国科协副主席孟庆海,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邱华栋等出席活动。活动由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邓凯主持。中国作协、中国科协将围绕“国之大者”,发挥自身特点和优势,共同为科技工作者、文学工作者、科普工作者创新创造搭建广阔平台,促进科技与文学深度融合,为面向新时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和科技强国作出贡献。

    [查看详细]

    03.26

    3月26日,中国报告文学学会第四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以北京主会场和线上分会场相结合的形式召开。邱华栋出席并讲话。邓凯、中国报告文学学会老领导和会员代表等近百人与会。会议由黄传会主持。何建明以线上形式作中国报告文学学会第三届理事会工作报告。大会审议并表决通过了修改后的学会章程。会议选出了中国报告文学学会第四届理事会理事86名。徐剑当选为中国报告文学学会第四届理事会会长,梁鸿鹰当选为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丁晓原、王宏甲、任林举、纪红建、李青松、李鸣生、李春雷、李朝全、杨晓升、张培忠、陈启文当选为副会长。

    [查看详细]
  • 4月

    04.11

    4月11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进新时代古籍工作的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做好古籍工作,把祖国宝贵的文化遗产保护好、传承好、发展好,对赓续中华文脉、弘扬民族精神、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对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古籍事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查看详细]

    04.15

    4月15日,由中国作家协会举办的首次中国-拉美国家文学论坛,以线上和线下结合的方式在京举行。铁凝出席并致辞,智利作家协会主席罗伯特·里维拉在线致辞。中国作家周大新、西川、阿乙、乔叶,与阿根廷诗人埃克多·丹特·辛格塔、智利作家迭戈·穆尼奥斯·瓦伦苏埃拉、墨西哥诗人马加里托·奎亚尔、哥伦比亚作家克劳迪娅·伊文妮·吉拉尔多等通过视频连线,围绕“创作之源”这一主题,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探讨和交流。论坛由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胡邦胜和北京语言大学拉丁美洲研究中心主任孙新堂主持。

    [查看详细]
  • 5月

    05.20

    5月20日,由中国作家协会主办的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八十周年研讨会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在北京召开。张宏森出席并讲话。会议由李敬泽主持。阎晶明、邓凯出席。 5月22日,由中国文联、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办,中国文联国内联络部、理论研究室、文艺评论中心承办的中国文联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八十周年理论研讨会在北京举行。铁凝、李屹出席。中国文联党组、书记处董耀鹏、诸迪、张宏,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夏潮,中国文联所属各全国文艺家协会、机关各部门、各直属单位的负责同志,以及艺术家、评论家代表共50多人以线上线下形式参加会议。董耀鹏主持会议。田华、夏潮、仲呈祥、董学文、王安奎、王一川、路侃、王次炤、陈池瑜、丁国旗、范玉刚等专家学者在会上发言。

    [查看详细]
  • 6月

    06.15

    2022年是“山药蛋派”的代表性作家马烽诞辰一百周年,这位“人民作家”不论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新中国成立之后,始终以人民为写作的初心和中心,留下了《吕梁英雄传》《我的第一个上级》《我们村里的年轻人》《泪痕》等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6月15日,由中国作家协会、中共山西省委宣传部主办的“马烽百年诞辰纪念座谈会”在中国现代文学馆以线上线下结合、视频联通的方式举行。铁凝出席会议并讲话。张宏森主持会议。李敬泽,中共山西省委宣传部长吴伟,山西作协名誉主席张平,山西作协党组书记、主席杜学文,中国文联办公厅主任邓光辉,学者贺桂梅、何吉贤、杨占平、马烽同志家属以及中国作协所属单位负责人出席座谈会。

    [查看详细]
  • 7月

    07.08

    7月8日上午,《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21年度论文奖颁奖仪式在北京举行。李敬泽、梁飞、计蕾以及来自线上线下的与会嘉宾、获奖代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全体编辑共30余人出席仪式。经过推荐和评委投票,7篇论文获得2021年度论文奖,分别是张旭东《在时间的风暴中叙述——读余华的〈兄弟〉》、李哲《〈山乡巨变〉:革命“深处”的潜流》、何浩《“搅动”—“调治”:〈暴风骤雨〉的观念前提和展开路径》、高华鑫《“革命”的多义性——思想史中的“丸山鲁迅”》、周展安《事的哲学:章太炎思想的基调——以〈国故论衡〉诸子学九篇为中心》、苏心《“牯岭时刻”与作家“茅盾”的诞生》、夏寅《〈语丝〉体制之形成与北京的报刊出版——关于“同人杂志”与“小周刊”》。

    [查看详细]

    07.11

    7月11日,由江苏省作家协会和高邮市人民政府共同举办的第七届汪曾祺文学奖在高邮揭晓。由国内著名评论家组成的终评委现场投票,高邮市公证处现场公证,纪检部门全程监督,最终评选出冯骥才《木佛》、笛安《我认识过一个比我善良的人》、房伟《小陶然》、哲贵《仙境》、汤成难《寻找张三》等5部作品获第七届汪曾祺文学奖短篇小说奖,丁帆《饿乡记食》、刘琼《带回兰花草》、王尧《我坐在码头上,木船向东向西》、刘大先《故乡即异邦》、刘亮程《月亮在叫》等5部作品获第七届汪曾祺文学奖散文奖。

    [查看详细]

    07.22

    7月22日,由当代著名作家高晓声命名的首届高晓声文学奖在常州揭晓。江苏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丁捷,常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新闻出版局局长谢春林,常州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舒文,南京大学教授王彬彬,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原社长黄小初以及省内外二十多家新闻媒体记者出席首届高晓声文学奖新闻发布会。 胡学文《有生》、罗伟章《谁在敲门》获长篇小说奖,沈念《空山》、张楚《过香河》、余一鸣《湖与元气连》获中篇小说奖,迟子建《喝汤的声音》、范小青《无情物》、王祥夫《天堂唢呐》、钟求是《父亲的长河》、朱辉《天水》获短篇小说奖。

    [查看详细]

    07.24

    7月24日至30日,由中国作家协会、福建省委宣传部和福建省文联主办,福建省作协承办的“2022年两岸青年文学之旅”在福建省福州市举行,来自海峡两岸的18名文学青年参加了丰富多彩的文学活动,走访文学场馆和历史遗迹,体验中华文脉传承和乡村振兴成果,感受祖国发展成就,活动取得圆满成功。7月26日,一场以“千年之约·同心同行”为主题的两岸诗歌朗诵会在福州市永泰县隆重举行。古月、辛牧、詹澈、吴钧尧、李畇墨、童恕明、赵文豪、谢予腾、王婷等台湾诗人以线上形式参加朗诵会并提供诵读视频,台湾青年代表张期达、郑庭绎,大陆青年代表熊曼、李壮、苏笑嫣、黄天逸现场朗诵,来自福建的青年音乐家、舞蹈家和朗诵家同台献艺。活动期间,两岸作家参访了张元干故居、郑振铎纪念馆、冰心文学馆、汪曾祺夫人施松青故居,并与作家代表张诗剑、陈娟、林秉杰、郑师恩等进行了深入交流。

    [查看详细]

    07.31

    7月31日,中国作家协会“新时代文学攀登计划”在湖南益阳启动。铁凝、湖南省宣传部长杨浩东出席并致辞。张宏森主持启动仪式。湖南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蒋祖烜,李敬泽、吴义勤、陈彦、胡邦胜、邱华栋、施战军、邓凯,湖南出版集团党委书记彭玻、湖南益阳市委书记瞿海,中国作协第十届主席团成员、各团体会员单位负责人、各单位各部门负责同志,重点文艺类出版社、文学期刊负责人等出席活动。

    [查看详细]
  • 8月

    08.01

    8月1日,中国作家协会“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启动仪式在湖南益阳举行。铁凝、张宏森、湖南省委副书记朱国贤出席。湖南省委宣传部部长杨浩东出席,益阳市委书记翟海致辞。李敬泽、吴义勤、陈彦、胡邦胜、邱华栋、施战军、邓凯出席。中国作协第十届主席团成员、各团体会员单位负责人、各单位各部门负责人,重点文艺类出版社、文学期刊负责人等参加启动仪式。铁凝、张宏森、朱国贤、杨浩东、瞿海共同宣布“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启动。中国作家“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新时代文学实践点授牌仪式同时举行,铁凝授牌,邱华栋与湖南省作协党组书记胡革平,益阳市市长陈竞签署合作协议。周立波之子周小仪及清溪村群众代表发言,周小仪接受村民代表赠送的瓷画。

    [查看详细]

    08.09

    8月9日,全国网络文学工作会议在郑州召开。胡邦胜传达了中国作协十代会和第二次主席团会议精神,对下一步的工作进行了部署,要求各地作协及网络文学组织负责人、网络文学平台等要关注到网络文学发展不充分与不平衡的问题,坚持问题导向,勇于担当作为,进一步加强组织建设,搞好团结引导,推动中华传统文化与数字传播技术相结合,探寻网络文学破局与升级转型方法,承担起历史赋予的重任。8月10日,《2021中国网络文学蓝皮书》正式发布,从作家创作、组织建设、理论评论、行业发展、海外传播五个方面全面回顾了网络文学2021年的总体发展状况。会议由中国作协网络文学中心主任何弘主持,河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黄玉国,河南省文联党组书记、主席、河南省作协主席邵丽,郑州市宣传部长陈明等致辞,全国各省区市作协分管网络文学负责同志,各省级网络作协、网络文学组织负责人,网络文学专家、网络文学平台负责人等近70人参加。

    [查看详细]

    08.25

    8月25日,第八届鲁迅文学奖在北京揭晓,7个奖项共35篇(部)获得第八届鲁迅文学奖。此次评奖评选年限为2018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设置中篇小说奖、短篇小说奖、报告文学奖、诗歌奖、散文杂文奖、文学理论评论奖、文学翻译奖,每个奖项获奖作品不超过5篇(部)。 王松《红骆驼》、王凯《荒野步枪手》、艾伟《过往》、索南才让《荒原上》、葛亮《飞发》《红骆驼》等获中篇小说奖;刘建东《无法完成的画像》、张者《山前该有一棵树》、钟求是《地上的天空》、董夏青青《在阿吾斯奇》、蔡东《月光下》等获短篇小说奖;丁晓平《红船启航》、欧阳黔森《江山如此多娇》、钟法权《张富清传》、龚盛辉《中国北斗》、蒋巍《国家温度》等报告文学奖;刘笑伟《岁月青铜》、陈人杰《山海间》、韩东《奇迹》、路也《天空下》、臧棣《诗歌植物学》等获诗歌奖;江子《回乡记》、李舫《大春秋》、沈念《大湖消息》、陈仓《月光不是光》、庞余亮《小先生》等获散文杂文奖;杨庆祥《新时代文学写作景观》、何平《批评的返场》、张莉《小说风景》、张学昕《中国当代小说八论》、郜元宝《编年史和全景图——细读〈平凡的世界〉》等获文学理论评论奖;许小凡译《T.S.艾略特传:不完美的一生》([英]林德尔·戈登)、杨铁军译《奥麦罗斯》([圣卢西亚]德里克·沃尔科特)、陈方译《我的孩子们》([俄罗斯]古泽尔·雅辛娜)、竺祖慈译《小说周边》([日]藤泽周平)、薛庆国译《风的作品之目录》([叙利亚]阿多尼斯)等获文学翻译奖。

    [查看详细]
  • 9月

    09.01

    中国网络文学作品首次被收录至大英图书馆的中文馆藏书目。被收录的网络文学共计16部,分别是《赘婿》《赤心巡天》《地球纪元》《第一序列》《大国重工》《大医凌然》《画春光》《大宋的智慧》《贞观大闲人》《神藏》《复兴之路》《纣临》《魔术江湖》《穹顶之上》《大讼师》《掌欢》,囊括了科幻、历史、现实、奇幻等多个网络文学题材,也涵盖了中国网络文学20余年发展历程中的经典作品。

    [查看详细]

    09.17

    9月17日,作家余华凭借长篇小说《兄弟》获得第20届“亚斯纳亚·波利亚纳文学奖”的最佳外品奖。颁奖典礼于莫斯科举行。余华以视频的形式参加典礼,并在获奖感言中向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致以敬意。 “亚斯纳亚·波利亚纳文学奖”以列夫·托尔斯泰出生、居住了一生的庄园(Yasnaya Polyana)命名。自2015年增设奖项,表彰被译成俄语的最佳外语作品,获过该奖项的作家包括朱利安·巴恩斯、露丝·奥泽基、奥尔罕·帕慕克、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阿莫司·奥兹。余华是获得该奖项的第一位中国作家。

    [查看详细]

    09.19

    9月19日,《民族文学》创刊40周年座谈会在北京举行。铁凝出席并讲话。李敬泽主持会议。吴义勤、陈彦、吉狄马加、白庚胜、阎晶明、胡邦胜、施战军、邓凯等同志出席座谈会。铁凝表示,40年来,《民族文学》为少数民族文学的繁荣兴盛发挥了重要而独特的作用,展现着中国文学的丰沛活力和多彩光芒,体现着中华各民族人民心连着心的信念和情感。

    [查看详细]

    09.26

    9月26日,李季百年诞辰纪念座谈会在中国现代文学馆举行。铁凝出席并讲话。张宏森主持座谈会。李敬泽出席座谈会。周明、李少君、王久辛、吴思敬、李玉真、蒋其垲、邵济安、李季长子李江夏等先后发言,表达了对李季的深切思念和崇高敬意。李季是属于人民、土地和时代的诗人,他的《王贵与李香香》等重要作品,是对于时代精神的形象概括与提炼、对于新诗百年后的再创辉煌,也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意义。

    [查看详细]
  • 10月

    10.15

    10月15日,第七届郁达夫小说奖终评委会议在杭州举行。在全国媒体的见证下,经过数轮投票,获奖名单在现场揭晓。邵丽《黄河故事》和徐则臣《虞公山》分获中篇小说首奖和短篇小说首奖,黄立宇《制琴师》、李宏伟《月球隐士》、罗伟章《镜城》获中篇小说奖,畀愚《春暖花开》、三三《晚春》、潘向黎《荷花姜》获短篇小说奖。

    [查看详细]
  • 11月

    11.08

    由作家出版社有限公司、中共嘉兴市委宣传部、嘉兴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桐乡市人民政府主办,丰子恺研究会协办的“第四届丰子恺散文奖”,11月8日,获奖作品名单揭晓。征稿活动自4月6日启动至7月31日截稿,共收到海内外作家投稿散文8376篇。经组委会组织专家初筛、初评、终评,冯骥才《我的一个奇迹》获得丰子恺散文奖·特别奖;贾梦玮《摇篮》、沈念《长路与短句》、王族《谚语里的草原》、朱以撒《藏锋》、周荣池《念母十章》、舒晋瑜《那些渐行渐远的身影》、祝勇《早行者》、陆春祥《主角》、王樵夫《在蒙古高原洄游》、朱永官《食物变迁记》、吴颖丽《额尔古纳密码》等11篇作品获得丰子恺散文奖;冯杰《山和人和汤》、陈蔚文《一次别离》等11篇作品获得丰子恺散文奖提名奖;朱强《出山》、葛小明《段家庄封山记》等10篇作品获得丰子恺散文奖·青年作家奖。

    [查看详细]

    11.12

    11月12日,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第22届学术年会暨会员代表大会顺利召开。会议由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与西北师范大学主办,西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甘肃省当代文学研究会承办。因新冠疫情影响,该次会议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办,来自全国200余所高校和科研院所以及出版传媒单位的550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会长白烨宣读了研究会部分领导成员的调整。白烨不再担任研究会会长,孟繁华、贺绍俊不再担任副会长。常务理事会推选张清华为会长,推选杨早、徐兆寿为副会长,推选白烨为名誉会长,同时决定成立研究会监事会,由孟繁华任担任监事长,贺绍俊担任副监事长。秘书长兼法人代表由陶庆梅担任,徐刚担任学会常务副秘书长。

    [查看详细]

    11.16

    11月16日,是郭沫若诞辰130周年纪念日。为更好弘扬沫若文化,沙湾区策划了“沫若文化年”系列活动,涵盖对外交流合作、沫若经典戏剧展演、沫若书法艺术馆揭牌、郭沫若书法作品展、沫若文化学术研讨会、沫若故里采风创作等12项活动。11月12日,系列活动之一纪念郭沫若诞辰130周年暨“新文科”视野下的郭沫若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乐山师范学院开幕。乐山市统战部部长郭捷出席研讨会并讲话。乐山师范学院校长刘进,区领导徐岳泉、周强、朱钦翥出席研讨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所长卜宪群,绍兴文理学院副校长寿永明,中国郭沫若研究会会长蔡震,中国鲁迅研究会常务副会长黄乔生以及来自中国、美国、日本、韩国、约旦等国内外的100余名专家学者、社会各界嘉宾在“云端”共聚,展开“线上”研讨,通过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全方位、多层次地发掘郭沫若文化遗产的当代价值,以激发新时代郭沫若研究新的生命力和新的创造力。

    [查看详细]

    11.19

    11月19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主办,文学研究所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优势学科、文艺理论研究室承办的“纪念《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8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线上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高培勇作视频致辞。文学研究所党委书记刘玉宏致辞。副所长安德明主持会议并简要陈述了组织此次会议的缘起和宗旨,副所长饶望京作总结。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艺术研究院、北京师范大学、四川大学等科研院所和高校的专家学者参加会议,从学科建设和各自的研究领域出发,阐述了《讲话》研究的最新进展,以及学习的心得体会。

    [查看详细]

    11.19

    11月19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考古研究所主办,古代史研究所古代文化史研究室、考古研究所纺织考古部承办的“纪念沈从文先生诞辰12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在北京召开。来自中国大陆、香港、澳门以及美国、越南等海内外30余家科研院所、高校、考古文博研究机构的40余位学者共聚一堂,纪念作为历史研究者的沈从文先生。

    [查看详细]

    11.20

    11月20日晚,由中国作家协会、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中共湖南省委宣传部共同主办的“中国文学盛典·鲁迅文学奖之夜”第八届鲁迅文学奖颁奖仪式在中央歌剧院隆重举行。王蒙、胡和平、铁凝、李屹、张宏森、宋德民、方江山、莫高义、刘汉俊、彭云、金炳华、李冰、钱小芊、王巨才、高洪波、何建明、张平、陈崎嵘、吉狄马加、白庚胜、李敬泽、吴义勤、阿来、陈彦、莫言、格非、徐贵祥、阎晶明、胡邦胜、邱华栋、施战军、龚政文、王杰群等出席盛典。颁奖典礼上,王蒙和湖南省花垣县双龙镇副镇长、十八洞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施金通为报告文学奖获奖者颁奖,曹文轩和阎晶明为文学理论评论奖获奖者颁奖,刘震云和徐贵祥为短篇小说奖获奖者颁奖,格非和快手联合创始人杨远熙为散文杂文奖获奖者颁奖,阿来和来自大山里的四位小诗人为诗歌奖获奖者颁奖,莫言和黄友义为文学翻译奖获奖者颁奖,铁凝和张宏森为中篇小说奖获奖者颁奖。此次颁奖仪式以歌曲、舞蹈、朗诵等多种文艺形式实现了文学的破圈传播,以直播形式让文学照亮更多人的生活。

    [查看详细]

    11.22

    11月22日,艾青诗歌奖评审(终评)会在艾青故乡浙江金华市金东区启动。诗歌奖评审委员会由8名诗人、诗评家、诗歌编辑组成,吉狄马加担任评审委员会主任,王山担任副主任,杨克、龚学敏、胡弦、张清华、欧阳江河、沈苇担任评审委员会委员。评审全过程采用审读评议、实名表决投票进行。王家新《未来的记忆》、泉子《青山从未如此饱满》、黑陶《在阁楼独听万物密语》获艾青诗歌奖;王单单《花鹿坪手记》、熊焱《时间终于让我明白》获艾青诗歌奖—青年诗人奖;谷禾《世界的每一个早晨》、阿信《惊喜记》、张战《张战的诗》、高兴《水的形状:高兴抒情诗选》、潇潇《疗,母语》获“艾青诗歌奖”提名奖。

    [查看详细]
  • 12月

    12.13

    12月13日,2019—2021年度“赵树理文学奖”召开终评评审会,评选出11类奖项,19部(篇)获奖作品,4位获奖者。其中,长篇小说奖2部:李春连(阿连)《一个人的哈达图》、孙峰《在河之洲》;中篇小说奖2篇:刘向莲(陈年)《归家》、马举《蹚不过的马家河》;短篇小说奖2篇:袁省梅《流动厨房》、郝晓梅(梅钰)《十二连城》;诗歌奖2部:孔令剑《不可测量的闪电》、王俊才《农谚里的麦子》;散文奖2部:高定存《祖辈的黄河》、高海平《太阳很红,小草很青》;报告文学奖3部:王秀梅《寂寞国士姚以价评传》、刘纪昌《扶贫纪事》、郭虎《山河之诺:右玉精神英雄谱》;文学评论奖2部(篇):金春平《主体的延展与叙事的自觉——“叙述中国故事”的文学情境、纬度及范式》、董晓可《盖茨比的鞋子》;儿童文学奖2部:王琦《小城槐香》、侯建臣《点点白的俏鞋子》;网络文学奖2部:董群(纷舞妖姬)《特战荣耀》、栗科(红眸)《非常疑犯》。张琳、朱伊文2人获文学新人奖,郝俊丽、贾健民2人获优秀编辑奖。

    [查看详细]

    12.13

    12月13日,首届中国乐山李劼人文学周开幕式暨首届“李劼人文学奖”颁奖典礼在乐山文庙举行。四川省作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侯志明,《作家》杂志社主编、李劼人文学奖终评委宗仁发,四川省文联副主席、省作协副主席龚学敏,四川省作协副主席罗伟章等出席活动。乐山市人大副主任周华荣,副市长张国清,以及省内外文学名家、首届李劼人文学奖获奖代表、文学爱好者等200余人参加活动。首届李劼人文学奖经过严格的初评、终评,评选出主奖作品1种:龚静染《李劫人往事:1925—1952》;提名奖作品3种:蒋蓝《蜀人记:当代四川奇人录》、何万敏《凉山记》、雍措《别处的生长》;入围奖作品8种:王剑冰《古道》、杨献平《西南记:北纬三十度的河山地理》、吴惠英《冲出横断山》、胡正荣阿克鸠射《逐梦彝乡——索玛花开的地方》、李明春《川乡传》、苗勇《晏阳初》。

    [查看详细]

    12.17

    12月17日,由《现代中文学刊》《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与重庆三峡学院文学院联合举办的“纪念何其芳诞辰11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线上召开。近90名来自华东师范大学、四川大学、广西大学、中国艺术研究院、浙江省社科院等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与会。与会学者围绕“何其芳文献的辑佚与考订”“中国现当代文学史问题中的何其芳”“何其芳代表性文本的学术阐释”“学术史视野中的‘何其芳现象’”等议题展开了学术研讨。

    [查看详细]

    12.26

    中国作家网于11月启动首届“文学拾贝”计划。“文学拾贝”计划的条件要求,入选者年龄应为35—70周岁,从事文学创作十年以上,创作体裁不限,未荣获任何国家级文学奖项,同时原则上十年内未荣获省级以上文学奖励及其他有较广泛影响力的地市级文学奖项。评审过程中,评委结合入选者的总体创作以及近三年的作品综合评判决定。先由7位评委推荐作者29人,经过复评,8位作者入围终评名单。12月26日下午,终评会以线上方式举行,牛健哲、王夫刚、毛建军入选中国作家网首届“文学拾贝”计划名单。

    [查看详细]

    12.30

    12月30日,由中国小说学会主办,泰州兴化市委宣传部承办的“中国小说学会2022年度好小说”评议会在线上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40位评委,在前期长达几个月的小说推荐和阅读的基础上,经过认真、细致地遴选和充分、深入地讨论,遵循公平、公正、民主的评议原则和投票程序,最终评出45部作品。其中,孙甘露《千里江山图》等5部长篇小说,迟子建《白釉黑花罐与碑桥》等10部中篇小说,潘向黎《兰亭惠》等10篇短篇小说,韩东《见过鲁迅的人》等10篇小小说·微型小说,卓牧闲的《老兵新警》等10部网络小说入选。

    [查看详细]

相关推荐

热点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技术人工物的概念分析框架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备案号:京ICP备05032912号-3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10108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鼓楼西大街甲158号

售前咨询:010-84050797

售后服务:010-84050797

  • 请关注“中国社会科学年鉴”微信公众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