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年鉴
- 目录对比阅读
- 年鉴热词
- 热门人物
- 热点事件
拼接阅读
提示:点击上方[拼接阅读]按钮可在同一文件中阅读,最多可拼接4个。
-
2021
-
专文
收起- 论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人类文明意义
- 普遍性和特殊性之争
-
学术前沿
展开-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哲学贡献
- 黄老学研究中的双重逻辑
- “汉语哲学”的缘起及其理论特征
-
研究报告
展开- “在中国”“中国化”与“中国性”
- 贡献、争议与发展
- 20世纪以来《孝经》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 考镜源流、生生不已
- 中国诠释学建构实践的检视与反思
- 英美传统下的行动哲学发展回顾
- 当代英美道德相对主义研究前沿
- 智能经济发展中的伦理问题
- 近年来国内生命政治研究报告
- 逻辑基础问题与逻辑史的研究进展
- 中西美学的深入交融
- 从文本分析到哲学对话
- 国内理论生态学哲学研究的历程、成就、热点与问题
-
当代中国哲学家思想研究
展开- 余敦康先生的易学研究
- 不同而相通
-
学人自述
展开- 与哲学相遇并同行
- 在中国哲学史学科中作出最好的成绩
- 方法与问题
-
热点聚焦
展开- 对当代中国哲学研究的前提性反思
- 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哲学反思
- 探索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理论根基
- 黑格尔与马克思思想关系的全面反省
- 张载诞辰一千周年
- 现象学与中国哲学的思想交汇
- 道德运气与道德义务
- 语言、认知与哲学
- 重建中国美学的公共性传统
- 自然辩证法研究再出发
-
年度优秀成果
展开- 论文荟萃
- 新书选介
- 译著举要
-
哲学界概况
展开- 学者动态
- 新成立的哲学教学与研究机构
- 新创办的学术期刊
- 2020年哲学学会换届情况
- 重大项目
- 获奖信息
-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2020年科研概况
- 哲学界动态
-
-
2020
-
专文
收起-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哲学基础与哲学贡献
- 新MEGA对《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去体系化编辑
- 再论心性之学与当代儒学的世界化
- 意象诠释:中国哲学的诠释理论与方法
-
学术前沿
展开- 事实性与规范性:马克思文化哲学研究的反思
- 现当代中国哲学史家的“孟荀之辩”
- 描述性的形而上学及其实践运用
- 经院哲学如何在共相之争中为现代性提供“前意识”?
- 以社会为问题指向的当代美学
-
研究报告
展开- 从拒绝到妥协、驯化: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的发展进程及其困境
- 21世纪以来《中庸》研究的成就、不足及未来展望
- 热点、前沿与发展:2019年的中国哲学研究
- 40年来中国对于法国哲学的研究
- 近年来中国谢林研究综述与展望
- 康德道德哲学中的自由问题
- 技术对于自由的双重效用
- 哲学逻辑与逻辑哲学
-
海外哲学研究进展
展开- 2019年海外中国哲学研究的主要范式综述
- 2019年度欧美古希腊哲学与中世纪哲学研究进展
- 2019年度德法哲学研究进展
- 2019年英美分析哲学研究进展
-
当代中国哲学家思想研究
展开- 爱智求真 忧国忧民
- 叶秀山的传统中国哲学思想研究
- 夏基松先生主要学术思想研究
- 洪谦先生的思想开端
-
热点聚焦
展开- 加快构建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
- 新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70年
- 对生命政治研究的反省与拓展
- “中国哲学”方法论反思
- 黄老思想的新探索
- 汉语语境中的古希腊哲学
- 从文艺复兴到早期近代的思想变革
- 德性知识论:深化、反思与对话
- 新兴科技发展的伦理问题研究
- 近现代逻辑史研究的哲学审度
-
年度优秀成果
展开- 论文荟萃
- 新书选介
- 译著辑要
-
学人自述
展开- 半篓废纸半拙文
- “返本开新”的哲学之路
- 我的求真向善之路
- 我的学思历程
- 从心之年话心路
-
哲学界概况
展开- 学者动态
- 新成立的哲学教学与研究机构
- 重大项目
- 获奖信息
-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2019年科研概述
-
哲学界动态
展开- 【儒家思想与当代教育学术研讨会】
- 【首届逻辑与形而上学研讨会】
- 【“经济哲学视域内的中西思想史对话暨《资本论》的新时代价值”学术研讨会】
- 【首届全国高校中青年马克思主义学者专题论坛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
-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逻辑”全国研讨会】
- 【2019年美学、文艺学、艺术学研究展望座谈会】
- 【“儒学共创 知行合一”学术高峰论坛】
- 【北京大学第9届未名论坛暨全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及相关学科博士研究生高级研讨班】
- 【“从儒学到儒商——儒商精神研究的当代价值与国际意义”国际学术研讨会】
- 【纪念梁启超逝世90周年暨《梁启超全集》出版座谈会】
- 【第27届国际哲学奥林匹克(IPO)中国选拔赛】
- 【“诸城模式”“潍坊模式”“寿光模式”与乡村振兴理论研讨会】
- 【“新中国70年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全国学术研讨会】
- 【复旦西方政治理论工作坊】
- 【第3届湖广中哲论坛】
- 【“正义与进步”政治哲学工作坊】
- 【“阳明学与近现代中国”学术研讨会】
- 【首届国杰论坛之应用伦理学高端论坛】
- 【“现象学的汉语经验”论坛】
- 【环球视野与中国哲学论坛】
- 【纪念陆九渊诞辰880周年学术研讨会】
- 【第7届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论坛】
- 【“艺术与空间的构建”工作坊】
- 【“中世纪哲学与现代世界”国际会议】
- 【“新时期美学艺术发展走向”高端学术研讨会】
- 【阐释的公共性本质学术研讨会】
- 【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科学基础与信息网络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暨“人工智能与当代马克思主义”学术研讨会】
- 【第6届中国社会科学院毛泽东思想论坛】
- 【“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与当代”学术研讨会暨第11届政治哲学论坛】
- 【“信仰、信念、信心与人的发展”研讨会】
- 【首届“经典与现代性”跨学科青年论坛】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现代国家建设”学术研讨会】
- 【“生活儒学”全国学术研讨会】
- 【复旦康德美学工作坊】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高层论坛”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方法论与战略思维”理论研讨会】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道路的百年探索”全国高端论坛】
- 【“范畴语法2019国际会议”】
- 【“逻辑思维能力测评与培养”学术研讨会】
- 【第4届全国近代哲学会议】
- 【首届马克思哲学青年学术论坛】
- 【“反思美学在华百年发展历程、展望美学未来发展方向”研讨会】
- 【叶秀山先生遗著《哲学的希望》出版研讨会】
- 【“五四运动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百年传播”全国学术研讨会暨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会第41次学科论坛】
- 【“视角 路径 方法: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学术研讨会】
- 【“历史唯物主义与社会政治哲学”学术研讨会暨首届马克思主义哲学新锐论坛】
-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哲学学科评议组2019年度工作会议暨“构建中国特色宗教学学科体系、话语体系学术研讨会”】
- 【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成立60周年纪念大会暨“求道:在古今中西之间”学术研讨会】
- 【第2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
- 【《文史哲》第8次人文高端论坛:“儒学价值及其现代命运:五四运动百年纪念”】
-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学术研讨会暨《马藏》首发仪式】
- 【“中国传统道德哲学:继承与创新”学术研讨会】
- 【第2届全国中世纪哲学论坛】
- 【“五四运动百年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学术研讨会】
- 【“百年中国哲学与文化发展的回顾、总结和前瞻——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暨张岱年先生诞辰110周年”学术研讨会】
- 【第4届中国诠释学青年论坛】
- 【“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创新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学术研讨会】
- 【“后马克思主义文论与美学”学术研讨会】
- 【第2届“对话马克思”青年学术研讨会】
- 【第3届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生学术论坛】
- 【“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与社会主义的未来”国际圆桌论坛】
- 【“21世纪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揭牌仪式暨“首届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论坛”】
- 【2019年价值哲学高端论坛】
- 【名辩与因明前沿问题研讨大会】
- 【“劳动价值论与马克思的哲学创新”专题研讨会】
- 【第3届中国阳明心学高峰论坛】
- 【第21届中国价值哲学年会】
- 【“建立中国人工智能伦理与治理网络:扩展与国际社会的联系”研讨会】
- 【“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文化实践与理论创新”学术研讨会】
- 【“建国70年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特点、现状及前瞻”研讨会】
- 【南京大学人工智能哲学工作坊】
- 【第9届东亚应用伦理与比较思想国际会议】
- 【“《资本论》与马克思政治哲学”学术研讨会暨“对话《资本论》”学术论坛第2期】
- 【“中国古代美学范畴的现代价值”国际学术会议】
- 【“康德哲学与人类未来”国际学术研讨会】
-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第7届青年学术论坛】
- 【“《资本论》与中国”学术研讨会】
- 【自然与自由:康德哲学对话会】
- 【“现代化本质与人的发展”学术研讨会】
- 【首届人工智能哲学跨学科高峰论坛】
- 【“中国与希伯来经典之跨文本阅读”国际学术研讨会】
- 【第2届大数据与哲学社会科学研讨会】
- 【第9届信息资本、产权与伦理国际学术交流研讨会】
- 【首届后人类纪青年学者学术论坛】
- 【“书□学与东亚思想的互动”山大人文东亚青年学者工作坊第6期】
- 【“罗莎·卢森堡全集的整理、翻译与出版”国际学术研讨会】
- 【首届知识论工作坊】
- 【2019冯友兰哲学工作坊】
- 【“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与21世纪马克思主义”学术研讨会】
- 【新时代政德建设研讨会暨中国伦理学会政治伦理学专业委员会成立20周年纪念会】
- 【第2届“社会哲学与社会理论”论坛】
- 【第5届京津冀逻辑论坛暨“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思想力论坛”工作坊】
- 【北京大学数理哲学周】
- 【第7届社会主义国际论坛】
- 【尼山“文明对话与交流互鉴”论坛】
-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经验”国际论坛之董仲舒专场】
- 【纪念朱谦之先生诞辰120周年暨朱谦之学术思想研讨会】
- 【“心性问题的多学科互动”学术工作坊】
- 【“百年儒学走向”国际学术研讨会暨牟宗三先生诞辰110周年纪念会】
- 【“中国道路与中国话语”高端学术研讨会】
- 【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21届年会】
- 【“生命政治与族群认同”国际学术讨论会】
- 【第2届“跨文化研究与道德共识重建”工作坊】
- 【形而上学工作坊“自由:人的本质or人的幻觉”】
- 【“佛耶经典汉译与宗教中国化”国际学术会议】
- 【儒墨对话高端论坛】
- 【“中国哲学起源问题的新探索”国际论坛】
- 【第10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术论坛】
- 【诸子学研究的回顾与反思:第8届“新子学”国际学术研讨会】
- 【第15届全国因明学术研讨会】
-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与展望”理论研讨会暨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2019年年会】
- 【中英美暑期哲学学院第23期高级研讨班】
- 【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年会暨“新中国70年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理论研讨会】
- 【“儒学的日本化”学术研讨会暨中华日本哲学会2019年年会】
- 【全国党校(行政学院)系统哲学年会】
- 【中国少数民族哲学及社会思想史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暨“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构建与新中国70年”学术研讨会】
- 【“空间政治经济学与新时代中国”专题学术研讨会】
- 【PSTRUC2019国际暑期学校课程:科技哲学的深化与拓展】
- 【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党校系统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
- 【全国毛泽东哲学思想研究会第26次年会】
- 【2019年全国应用哲学研究会年会暨第22次理论研讨会】
- 【复旦大学—慕尼黑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德国哲学研究生暑期学校】
- 【2019年全国形式逻辑研讨会暨川渝黔滇逻辑学会年会】
- 【2019年第4届全国哲学伦理学博士生学术论坛】
- 【科技发展与治理——生命伦理专题研讨会】
- 【“2019年《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高层论坛——新中国70年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发展”研讨会】
- 【“重新发现传统——中国政治哲学史的新开展”学术研讨会】
- 【首届21世纪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高端论坛】
- 【“西方哲学中的身心二元论问题”专题研讨会暨中华全国外国哲学史学会和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2019年理事会会议】
- 【第8届宗教哲学论坛暨纪念徐梵澄先生诞辰110周年学术研讨会】
- 【“传承和转化:百年来儒学研究和创造的回顾与展望”学术研讨会暨中华孔子学会2019年年会】
- 【“江南儒学”国际学术会议】
- 【“东亚佛教的传统与未来”第2届中韩佛教学术大会】
- 【第6届中国文化发展论坛】
- 【新中国伦理学研究70年暨当代社会伦理前沿问题研究论坛】
- 【“纪念赵凤岐先生逝世一周年”学术思想座谈会】
- 【方以智与中国哲学学术研讨会】
- 【第8届世界中国学论坛第3圆桌会议】
- 【“传统德性伦理与现代政治哲学”学术研讨会】
- 【“中国哲学的丰富性再现:荒木见悟与中日儒学”国际研讨会】
- 【齐文化与稷下学高峰论坛(2019)】
- 【第6届中日哲学论坛】
-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与人的发展”研讨会暨中国人学学会第21届年会】
- 【“地球文明的未来——挑战与应对中的亚洲传统”第8届中日韩国际学术会议】
- 【比较哲学的理论与方法工作坊——兼论《判教与比较:比较哲学探论》】
- 【“理解的本质与价值”工作坊】
- 【首届国杰论坛暨第2届罗国杰伦理教育基金颁奖大会】
- 【“马克思哲学与社会主义”研讨会】
- 【第2届东南大学实验哲学工作坊】
- 【“未来全球化发展趋势的哲学思考”国际研讨会】
- 【第9届海峡两岸青年易学论文发表会】
- 【第5届中国知识论学会学术研讨会】
- 【第7届“逻辑、理性与互动”国际学术研讨会】
- 【第2届海峡两岸人文学论坛:“人文学的处境与两岸人文学的融合发展”学术研讨会】
- 【第7届全国人权与伦理学论坛暨“马克思主义人权观与美好生活”研讨会】
- 【第12届古希腊哲学论坛】
- 【“杜威哲学的当代意义”国际学术研讨会】
- 【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哲学学部2019年学科建设研讨会】
- 【“思考理论选择”工作坊】
- 【复旦大学第3届哲学博士后论坛“生活世界与实践理性”】
- 【第24届中国现象学年会暨现象学国际研讨会】
- 【首届“两岸七校哲学博士生论坛”】
-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俄文明发展国际论坛暨第17届全国俄罗斯哲学研讨会】
- 【“伦理道德发展的文化战略”国际论坛暨“道德发展智库月”系列论坛】
- 【2019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论坛】
- 【“思想与时代:新中国哲学70年”学术研讨会】
- 【“新中国哲学70年:反思与前瞻”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现代哲学研究会2019年年会】
- 【“现代社会中的艺术与情感”学术研讨会】
- 【中德哲学美学家高端对话会】
- 【2019年全国现代逻辑学术讨论会】
- 【第2届德国观念论论坛】
- 【“中国哲学70年”高端论坛】
- 【“孟荀伦理学暨两岸儒学工作坊”学术研讨会】
- 【“如何做哲学——元哲学与哲学方法”国际研讨会】
- 【“比较视野下的启蒙哲学”国际学术研讨会】
- 【“中国制度·中国精神·市场经济——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体会”理论研讨会暨全国经济哲学研究会2019年年会】
- 【第4届复旦生命伦理论坛】
- 【“生态治理与中国生态文明发展道路”研讨会】
- 【第14届全国“国外马克思主义论坛”】
- 【“身心天下”学术研讨会】
- 【首届“国际心身问题比较哲学”会议】
- 【全国社科系统第30届哲学大会暨第2届中国青年哲学论坛(“第2届贺麟青年哲学奖”颁奖会)】
- 【第12届南北五校哲学博士生论坛暨2019年复旦大学博士生学术论坛哲学篇】
- 【“社会主义:现代社会的一个内在维度”学术工作坊】
- 【庆祝山东大学犹太教与跨宗教研究中心成立25周年暨“犹太文化与多元宗教:回顾与展望”学术研讨会】
- 【“中国哲学的现代性与民族性”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哲学史学会2019年年会】
- 【“面向未来的中国哲学”工作坊】
- 【“创生与精确:艺术、设计和科学间的非平凡关系”论坛】
- 【“德国古典哲学与诠释学”国际学术研讨会】
- 【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社会认识论专业委员会成立暨“社会认识与中国道路”学术研讨会】
- 【2019国际儒学论坛】
- 【湖北省哲学史学会2019年年会暨“中西哲学比较——现代汉语哲学”学术研讨会】
- 【“重读《资本论》”学术工作坊】
- 【“西学东渐与中国近现代科技转型”学术研讨会】
- 【“新中国70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与制度”理论研讨会】
- 【全球化转折点上的经济伦理学——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伦理研究中心成立20周年研讨会】
- 【纪念巫白慧先生诞辰100周年学术座谈会】
- 【第3届“国学承传与市民文化素质”学术研讨会】
- 【“当代英美道德哲学”学术工作坊】
- 【“文明与宗教对话在东亚”国际会议】
- 【“文明交流互鉴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观建构”国际学术研讨会】
-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理论研讨会暨第7届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深圳论坛】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研究趋势研讨会】
- 【新中国70年来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2019年全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博士生论坛】
- 【“新唯物主义”学术研讨会】
- 【“历史唯物主义与当代中国”高端学术论坛】
- 【第6届“全国马克思哲学青年对话会”】
- 【“佛教中国化的经典、教理、教仪及宗派研究”高端论坛】
- 【“未成年人保护伦理、法律和社会问题”研讨会】
-
-
2019
-
特载
收起- 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
专文
展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其对后现代思潮的应对
- 西方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关系研究
- 人工智能的哲学审思
-
学术前沿
展开- 科学实践哲学与实践的科学哲学:兴起、发展与观点述评
- 哲学是否可以翻译?
- 文本中的黑格尔
- 什么是“做伦理学”?
- 时空视域下隐私权研究的新进展
-
研究报告
展开-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时代、问题、自主与战略意识
- 近年来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前沿问题研究
- 21世纪以来的国内易学研究
- 道统思想研究现状及其未来之拓展
- 21世纪以来魏晋玄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 俄罗斯人学哲学的源流、主题及问题
- 新中国成立以来应用伦理学研究的成就、热点与问题
- 近年来国内美学研究热点撷要
- 哲学逻辑与逻辑基础研究的新进展
-
当代中国哲学家思想研究
展开- 在当代视野中重新理解历史唯物主义
- 探寻自由之路
-
热点聚焦
展开-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哲学基础
- 马克思哲学与当代世界
- 改革开放实践与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
- 汉语哲学的现状与未来
- 构建当代中国阐释学
- 儒学当下发展的多元形态
- 何谓“生生”
- 自由意志与道德法则
- 生态学实验与理论的实在论研究
- 当代法国哲学与欧陆思想传统
- 如何再写中国伦理学
- 美德伦理学的渊源、复兴与挑战
- 数据与智能的伦理方案
-
年度优秀成果
展开- 论文荟萃
- 新书选介
- 译著辑要
-
哲学界概况
展开- 学者动态
- 新成立的哲学教学与研究机构
- 新创办的学术期刊
- 2018年哲学学会换届情况
- 重大项目
- 获奖信息
-
哲学界动态
展开- 国内活动
- 海外论坛
-
-
2018
-
专文
收起- 40年来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回眸与前瞻
- 中国哲学研究40年
- 西方哲学处境化的历史考察和现实反思
-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对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接受、传播与反思
-
学术前沿
展开- 《资本论》与时代问题的哲学表达
- 人是规范性的动物
- 生命、符号与不可辨识之物
- 心灵因果性与笛卡尔身心二元论
- 分析技术哲学的探索与展望
- 贤能政治:当代政治哲学的新焦点
-
研究报告
展开- 2017年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概述
- 再谈为什么要重写《宋明理学史》
- 儒家工夫论研究的现状与未来
- 道体与心性
- 中国后人文主义语境下的美学问题研究
- 转型期的中国乡村伦理研究述评
- 哲学逻辑与非经典逻辑的新成果
-
当代中国哲学家思想研究
展开- 哲学创新的生命本性
- 汤一介与当代中国哲学
-
热点聚焦
展开- 话语体系建设的哲学反思
- 中国道路的哲学探索
- 中国传统哲学中的“家”
- 因果性问题探究
- 法国新现象学研究
- 人工智能时代的哲学审度
- 多重维度下的“共享”理念
- 当代西方美学政治学转向的多维视角
-
年度优秀成果
展开- 论文
- 新书
- 译著
-
哲学界概况
展开- 荣誉学者
- 新成立的哲学教学与研究机构
- 新创办的学术期刊
- 2017年哲学学会换届情况
- 哲学教育
- 重大项目
- 获奖信息
-
哲学界动态
展开- 国内活动
- 海外论坛
-
-
2017
-
特载
收起- 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纲领性文献
- 开创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新局面
- 在为祖国和人民立德立言中实现价值
-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
- 构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
-
专文
展开- 形而上学的复兴与重建
- 什么是“经典世界”?
- 对文艺美学的批判性反思
-
学术前沿
展开- 政治哲学研究的历史唯物主义方向
- 语境论与科学哲学的新进展
- 心智的自然化:自然主义的合理性与局限性
- 从能力理论到能力主义
- 机器人可以拥有道德地位吗?
- 反驳系统的思想源流与前沿发展
-
研究报告
展开- 重新理解马克思的“新哲学”
- 现代学术视野下的谶纬学研究及其未来走向
- 现象学与分析哲学在中国的交流与融合
- 近年来中国的日本哲学及思想史研究概述
- 回归感性,抵达生活
- 2016年逻辑学研究进展
-
热点聚焦
展开- 重新理解唯物主义的科学内涵与当代价值
- 唯物史观视域中的现代性问题
- 构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 历史虚无主义批判
- 冯契思想与中国哲学的创新
- 荀子研究的新视野
- 规范性研究的多维视角
- 语境敏感性问题研究
- 当代俄罗斯哲学的多重维度
- 国内海德格尔研究的最新面向
- 福柯:历史与主体
- 量子与微观物理的哲学新探
- 实验哲学进路中的知识与证据
- 关于“分析伦理学”的论争
- 中国美学研究的新方向
- 多角度阐述的“企业责任”
-
论文荟萃
展开- 【论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现实批判功能】
- 【当代中国的哲学观念变革】
- 【哲学对话与中国精神的重建】
- 【哲学与现时代的两重思考】
- 【哲学语言及其术语伦理】
- 【“思维着的人”的思索与“愚人船”的命运:重温马克思“1842~1843年通信”及其意义】
- 【现代形而上学的本体论批判:马克思与海德格尔】
- 【马克思“合理形态”的辩证法】
- 【马克思在何种意义上开创了政治哲学的传统】
- 【马克思哲学的“类”概念与“人类命运共同体”】
- 【马克思资本逻辑场域中的主体问题】
- 【“感性世界”的重构与《资本论》的世界观】
- 【现代实践观念的起源与现代性困境】
- 【从社会问题到社会正义:思想史与现实双重维度的《资本论》解读】
- 【《美学笔记》:一部未受到足够重视的马克思重要文本】
- 【列宁《帝国主义论》:方法论、核心意蕴与当代价值】
- 【唯物史观的精神内核及其生成逻辑】
- 【论当代中国的“人民主体”理念】
- 【核心价值观与现代国家构建的正当性逻辑】
- 【信息社会的核心价值理念与信息社会的建构】
- 【论五大发展理念的哲学基础】
- 【语言哲学:马克思与本雅明】
- 【启蒙辩证法与理性批判的潜能】
- 【生产逻辑的当代阐释:德勒兹与马克思思想相遇的理论境遇及其意义】
- 【二十世纪思想史研究中的“创造性转化”】
- 【中国哲学的古今之变与中国哲学的当代形态】
- 【文本诠释与哲学史研究】
- 【儒家文化的“常道”与“新命”】
- 【亲人、熟人与生人:社会变迁图景中的儒家伦理】
- 【自然与治道:先秦诸子自然状态学说的比较研究】
- 【重思先秦儒家的王霸之辨】
- 【从《中庸》所言“诚”看儒家人文精神的宗教性】
- 【论孟子的精神修炼】
- 【孔德之容,唯道是从:论道家道德哲学的根基及其特征】
- 【终极根源概念及其谱系:上博简《恒先》的“恒”探微】
- 【“或”:上博楚竹书《恒先》的一个疑难概念研究】
- 【《庄子·齐物论》“指”“马”之喻别裁】
- 【《孟子》与《古今人表》的理想人格论:以圣、仁、智为中心】
- 【互证生生:玄学与佛学理论形态之关系】
- 【宋明理学中的“终极关怀”问题】
- 【作为修身学范畴内的“独知”概念之形成:朱子慎独工夫新论】
- 【王阳明仁说的博爱理念】
- 【明儒罗近溪的乡约思想与实践】
- 【王船山《尚书引义》中对理学心说之反省及其治心工夫论】
- 【王夫之“道器合一论”中的形而上学】
- 【宋翔凤公羊学说述微】
- 【晚清汉宋兼采思潮中的《论语》诠释:以《论语后案》对《论语集注》的吸收与批评为例】
- 【廖平经学与中国哲学】
- 【康有为对孟子性善论的阐释】
- 【冯友兰后期哲学思想的转变:从《〈中国哲学史新编〉总结》讲起】
- 【从《中庸》“鬼神”章注释看江户日本朱子学的展开与变化】
- 【“理性神学”的原则与“美德伦理学”的困境:从“神话神学”的责任危机谈起】
-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论中庸之道】
- 【柏拉图思想中的“秘所思”“逻各斯”与“神学”:以《蒂迈欧篇》为中心】
- 【论柏拉图早期对话录中的“专家知识”概念】
- 【柏拉图《理想国》中的正义辩证法】
- 【普罗米修斯神话与民主政制的难题:柏拉图《普罗塔戈拉》中的神话解析】
- 【“实体-主体”原则与本质个体】
- 【荣誉与自我认识:亚里士多德论豪迈】
- 【“无中生有”与“有无相生”:从爱留根那之“无”看“存有”的绝对性与非限定性】
- 【马基雅维里论人民】
- 【意义与方法:文艺复兴哲学研究的观念性反思】
- 【重新审视德国古典哲学的意义】
- 【康德实践哲学中的“应该”问题及其类型学分析】
- 【黑格尔哲学体系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性】
- 【东西哲学的交汇点:《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再读】
- 【文化接受的内外之道:对一段尼采接受史的反思】
- 【形而上学的情感基础】
- 【论胡塞尔的形式本体论】
- 【胡塞尔现象学中的数学直观及其可错性问题】
- 【时-空(Zeit-Raum)与本原(α’ρχη’):对海德格尔时-空问题的现象学研究】
- 【尼采、虚无主义与形而上学:基于海德格尔《尼采》的解读】
- 【列维纳斯关于“家园”的生存论分析:基于《总体与无限》的第II部分】
- 【维特根斯坦与实用主义】
- 【我们应该用什么“说”这个世界:维特根斯坦哲学“语言救赎”的另类解说】
- 【马里翁与德里达的“礼物”之争】
- 【时间路径的通畅与障碍:重读德里达的《“几何学起源”导论》】
- 【20世纪后半叶至今的德国古典哲学自我更新运动】
- 【盖梯尔后的认知运气问题研究:知识与运气何以相容?】
- 【心灵与理解】
- 【论“是”的多义性】
- 【伦理道德,何种精神哲学形态?何种“中国气派”?】
- 【转型中国:伦理基础变迁及其重建】
- 【论道德之应该的逻辑回归】
- 【道德责任是如何可能的:自由论的解释及其问题】
- 【道德能力与情感的首要性】
- 【人权:个体权利与集体自决】
- 【托马斯·阿奎那的德性论】
- 【规范与德性的统一:康德规范伦理的构建与反思】
- 【罗尔斯《正义论》与《万民法》展现的两条康德式路径】
- 【社群主义的全球正义困境:以戴维·米勒为中心的讨论】
- 【对战争的伦理约束】
- 【食品伦理的冲突与和解】
- 【转基因技术的伦理分析:基于生物完整性的视角】
- 【中国当代乡村伦理的“内卷化”图景】
- 【论西方绿色思潮的生态文明观】
- 【“正义论”蕴含医疗公正吗?】
- 【金融化视域中全球资本逻辑与全球经济正义的双向追问:兼谈直线运动与偏斜运动的矛盾及启示】
- 【社会科学中复杂系统范式的适用性问题】
- 【科学哲学的经验主义新建构】
- 【论分析技术哲学的可能进路】
- 【终极问题:智能的分叉】
- 【大数据与社会实在的三维构建】
- 【作为一种价值的互联网:一个比较哲学的思路】
- 【沉浸式虚拟现实实现的是怎样的“沉浸”?】
- 【直接社会知觉与理解他心的神经现象学主张】
- 【“第二信使”的语义构建与科学修辞】
- 【从分布式认知到文化认知】
- 【感觉运动知识与知觉经验】
- 【科学实践哲学视野中的物理学哲学问题:以物理学实验涉及的问题为例】
- 【论能力与新能力假说】
- 【容纳性证据:来源、性质、作用和意义】
- 【生物物种是自然类吗?】
- 【相似性:模型与世界的关系新探】
- 【延展心灵的三次浪潮】
- 【因果关系的操控理论与因果多元主义】
- 【哲学在行动:当代美国“田野哲学”的崛起】
- 【波普尔、归纳问题与理性】
- 【“硬技术”与“软技术”:论米歇尔·福柯的技术哲学】
- 【文艺美学与审美资本主义】
- 【欣赏与审美:美学的两条入思路径】
- 【从微时代到APP:后-后现代美学的互空间性】
- 【自然之色与哲学之色:中国传统方色理论起源研究】
- 【闻一多和中国美学史】
- 【德国“文化心灵”论在中国:以宗白华“中国艺术精神”论为个案】
- 【从康德对Ästhetik的定位论“ästhetisch”的内涵与翻译】
- 【从审美的反思判断到政治的反思判断:论利奥塔对康德美学的继承与批判】
- 【德国古典美学的审丑之维:从鲍姆加登的《美学》到罗森克兰兹的《丑的美学》】
- 【重建当代“感性学”如何可能:马丁·泽尔《显现美学》的启示】
- 【艺术国家化的一个样本:17世纪法国古典主义美学】
- 【日本的“侘”“侘茶”与“侘寂”的美学】
- 【京都学派与黑格尔美学之间的貌合神离:一种以西田“场所逻辑”为主轴的日本战前美学思想重构方案】
-
新书选介
展开- 【马克思主义十五讲】
- 【哲学:思想的前提批判】
- 【哲学随想录】
- 【现代化进程中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翻译与传播:从19世纪晚期至1920年】
- 【《李达全集》(20卷)】
- 【在历史与解释之间:马克思哲学再理解】
- 【从启蒙到唯物史观】
- 【走向文本研究的深处:基于MEGA2的马克思文献学清理研究】
- 【唯一的历史科学:马克思学说的自我规定】
- 【马克思的实践哲学转向】
- 【实践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
-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复杂性探索】
- 【马克思再生产理论及其哲学效应研究】
- 【马克思社会存在论研究】
- 【马克思公共性视域中的民生问题研究】
- 【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及其当代价值研究】
- 【马克思的感性活动论研究:一个生存现象学视角的探索】
- 【马克思主义、道德和历史】
- 【《资本论》的再现】
- 【《资本论》及其手稿的技术哲学思想研究】
- 【何为正义:马克思早期正义观研究】
- 【真理过程论】
- 【事实与价值:休谟问题及其解决尝试(修订本)】
- 【命运观】
- 【天下的当代性:世界秩序的实践与想象】
- 【政治规范论:理念与现实交汇处的政治价值研究】
- 【论都市社会】
- 【乡愁的文化表达】
- 【比较哲学与跨文化哲学之必要条件及方法论】
- 【符号与政治:后马克思思潮研究】
- 【英美新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
- 【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与历史唯物主义】
- 【英国新左派的社会主义人道主义思想研究】
- 【巴里巴尔政治哲学研究】
- 【中国文化的当下精神】
- 【中国哲学导论】
- 【中国哲学的古今之变】
- 【中国经学史大纲】
- 【经典诠释与当代中国哲学】
- 【否极泰来:新轴心时代的儒家资源】
- 【儒家思想与中国之道】
- 【儒家思想与中国历史思维】
- 【思想的转型:理学发生过程研究】
- 【儒学西传欧洲研究导论:16—18世纪中学西传的轨迹与影响】
- 【明末清初劝善运动思想研究(修订版)】
- 【以经术为治术:晚清湖南理学家的经世思想】
- 【价值与理想:《国语》“和合”思想研究】
- 【论孔子】
- 【《中庸》研究】
- 【差等秩序与公道世界:荀子思想研究】
- 【张载理学与文献探研】
- 【北宋礼学研究】
- 【北宋五子心性论与佛教心性论关系研究】
- 【理学九帖:以朱子学为圆心的研究】
- 【观念与历史的际会:朱熹中庸思想研究】
- 【清初福建朱子学研究】
- 【朱熹《中庸》学阐释】
- 【朱熹易学研究】
- 【朱熹与埃克哈特:两位知性人物】
- 【由凡至圣:阳明心学工夫散论】
- 【庄子哲学讲记】
- 【出土文献与早期道教】
- 【程颐《周易程氏传》研究】
- 【慎独与诚意:刘蕺山哲学思想研究】
- 【自然与政教:刘宗周慎独哲学研究】
- 【游外以冥内:郭象哲学研究】
- 【华严法界观门校释研究】
- 【康有为先秦七子研究】
- 【贺麟思想研究】
- 【慧命相续:冯友兰新论】
- 【唐君毅佛教哲学思想研究】
- 【智者的现世关怀:牟宗三的政治与社会思想】
- 【理解之理解的向度:西方哲学解释学研究】
- 【图像暨影像哲学研究】
- 【休谟的因果性理论研究:基于对“新休谟争论”的批判与反思】
- 【符号学导论】
- 【卡西尔符号形式哲学构建中的符号性孕义概念】
- 【从能动者到社会行动者:从社会个体生成论看当代心灵哲学的出路】
- 【心灵的神秘性及其消解:柯林·麦金心灵哲学思想研究】
- 【胡塞尔哲学中的意义问题研究】
- 【意志现象学:胡塞尔的实践行为理论研究】
- 【胡塞尔与海德格尔:弗莱堡的相遇与背离】
- 【语言与实践:维特根斯坦对“哲学病”的诊治】
- 【回到福柯:暴力性构序与生命治安的话语构境】
- 【身体·情境·意蕴:施密茨的新现象学情境理论】
- 【海德格尔思想的多维透视】
- 【多元与无端:列维纳斯对西方哲学中一元开端论的解构】
- 【韦伯学说的当代诠释】
- 【奥古斯丁哲学心理学中的恶的概念】
- 【真与诗:意大利哲学、文化论丛】
- 【现代性危机及其精神救赎:别尔嘉耶夫历史哲学思想研究】
- 【安妥今生:信仰生活的价值观研究】
- 【伦理学体系】
- 【道德失范研究:基于制度正义视角】
- 【道德资本论】
- 【伪善的道德形而上学形态】
- 【道德感动与儒家示范伦理学】
- 【公共生活伦理研究:以中国的社会转型为背景】
- 【新乡土伦理:社会转型期的中国乡村伦理问题研究】
- 【当代外国伦理思想】
- 【西方德性思想史】
- 【道德与政治:罗尔斯政治自由主义批判】
- 【麦金太尔追寻美德筹划与道德相对主义之争】
- 【食品安全伦理建构】
- 【教师制度伦理研究】
- 【一般科学哲学史】
- 【科学的结构:后逻辑经验主义的科学哲学探索】
- 【科学诠释学的现象学】
- 【科学解释模型与解释者信念研究】
- 【量子技术哲学】
- 【计算主义及其理论难题研究】
- 【自然辩证法新探】
- 【意识的哲学分析】
- 【神经现象学:整合脑与意识经验的认知科学哲学进路】
- 【对称疑难:“第一推动问题”的当代翻版】
- 【创新驱动发展与资本逻辑】
- 【LDY科学哲学丛书(5册)】
- 【作为哲学的数理逻辑】
- 【逻辑真】
- 【反基础公理的逻辑研究】
- 【陈那、法称因明推理学说之研究】
- 【奥卡姆的模态理论:形而上、自然和历史必然性】
- 【乐感美学】
- 【休闲美学:审美视域中的休闲研究】
- 【审美文化视野与批评重构:中国当代美学的话语转型】
- 【“物”的崛起:前现代晚期中国审美风尚的变迁】
- 【“移情说”与中国现代美学观念的生成】
- 【中国美学的历史建构与文化功能】
- 【中国美学之审美境域缘在构成论】
- 【“阴阳两仪”思维与中国审美文化】
- 【王阳明美学思想研究】
- 【西方美学中的时间性问题:现象学美学之外的视野】
- 【身体美学导论】
- 【后形而上学美学】
- 【温克尔曼的希腊艺术图景】
-
译著举要
展开- 【马克思以后的马克思主义(第3版)】
- 【革命的马克思主义与20世纪社会现实】
- 【问题在于改变世界:马克思导读】
- 【理解马克思】
- 【马克思传(第4版)】
- 【马克思的《大纲》:《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150年】
- 【苏联的马克思主义:一种批判的分析】
- 【非理性主义:卢卡奇与马克思主义理性观】
- 【延迟的否定:康德、黑格尔与意识形态批判】
- 【反对资本主义】
- 【资本社会的17个矛盾】
- 【虚无主义的平庸化:20世纪对无意义感的回应】
- 【思想录】
- 【真理、时间与自由:一个哲学理论的导论】
- 【文化与上帝之死】
- 【静悄悄的革命:西方民众变动中的价值与政治方式】
- 【剑桥二十世纪政治思想史】
- 【论政治(上·下卷)】
- 【政治哲学终结了吗?汉娜·阿伦特VS列奥·施特劳斯】
- 【两个世界间的托克维尔:一种政治和理论生活的形成】
- 【人类不平等的起源:通往奴隶制、君主制和帝国之路】
- 【正义的前沿】
- 【寻求有尊严的生活:正义的能力理论】
- 【寻求空间正义】
- 【平等与偏倚性】
- 【生死民主】
- 【对民主之恨】
- 【民主的不满】
- 【最后的乌托邦:历史中的人权】
- 【价值、尊重和依系】
- 【妥协:政治与哲学的历史】
- 【同情的启蒙:18世纪与当代的正义和道德情感】
- 【非洲哲学:跨文化视域的研究】
- 【文德尔班哲学导论】
- 【西方哲学史:从古希腊到当下(修订版)】
- 【古代哲学研究】
- 【近代哲学史】
- 【实用主义哲学】
- 【美国人对哲学的逃避:实用主义的谱系】
- 【新老经验主义者】
- 【语言的圣礼:誓言考古学】
- 【不可言明的共通体】
- 【总体与无限:论外在性】
- 【语义外在论】
- 【分析性】
- 【分析的限度】
- 【解释规范】
- 【解释与理解】
- 【廊下派的城邦观】
- 【苏格拉底】
- 【柏拉图与城邦:柏拉图政治理论导论】
- 【道德与哲学的修辞术:柏拉图的《高尔吉亚》和《斐德若》】
- 【亚里士多德的哲学】
- 【修辞术与城邦:亚里士多德《修辞术》讲疏】
- 【康德文集注释版(10卷)】
- 【黑格尔《精神现象学》讲座:穿越意识哲学的自然和历史】
- 【不确定性之痛:黑格尔法哲学的再现实化】
- 【黑格尔的伦理思想】
- 【休谟】
- 【第一哲学沉思集】
- 【托克维尔】
- 【哲学解释学】
- 【关于时间意识的贝尔瑙手稿(1917—1918)】
- 【逻辑学与认识论导论(1906—1907年讲座)】
- 【论源初遗忘:海德格尔、施特劳斯与哲学的前提】
- 【巴迪欧:关键概念】
- 【感性的抵抗:梅洛-庞蒂对透明性的批判】
- 【说真话的勇气:治理自我与治理他者II——法兰西学院演讲系列,1984】
- 【从康吉莱姆到福柯:规范的力量】
- 【对知识和评价的分析(修订版)】
- 【自由思想的伦理】
- 【同意的道德性】
- 【道德勇气:如何面对道德困境】
- 【道德部落:情感、理智和冲突背后的心理学】
- 【道德博弈:爱和繁荣究竟从何而来】
- 【道德的法律强制】
- 【法治的界限:越法裁判的伦理】
- 【伦理学与法治】
- 【将技术道德化:理解与设计物的道德】
- 【生地法则】
- 【可持续性与设计伦理】
- 【互联网伦理:信息时代的道德重构(第6版)】
- 【企业伦理学:诚信道德、职业操守与案例(第10版)】
- 【美,这奇特的理念】
- 【显现美学】
- 【美感论:艺术审美体制的世纪场景】
- 【审美的脑:从演化角度阐释人类对美与艺术的追求】
- 【审美经验:一位人类学家眼中的视觉艺术】
- 【无法扼杀的愉悦:文学与美学漫笔】
- 【艺术与心灵创造力】
- 【二十世纪西方艺术史(上卷)】
- 【二十世纪西方艺术史(下卷)】
- 【文明的滴定:东西方的科学与社会】
- 【知识的命运】
- 【国家创新系统:建构创新和交互学习的理论】
- 【技术、时间与现代性的会谈】
- 【超穷数理论基础】
- 【生活中的逻辑学】
-
哲学界概况
展开- 学者简介
- 新成立的哲学教学与研究机构
- 新创办的学术期刊
- 2016年哲学学会换届情况
- 哲学教育
- 重大项目
- 获奖信息
-
哲学界动态
展开- 国内学术活动
- 国外学术活动
-
-
2016
-
特载
收起- 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
专文
展开- 经济学背后的哲学:影响历史进程的思想力量
- “道”与事物的三重关系:老子世界观的构造
- 古典研究与历史意识
-
学术前沿
展开- 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的激进转向及其理论困境
- 我“X”故我在
- 思辨唯物论、思辨实在论与“以物观物”的三种可能
- “意义不只存在于头脑之中”
- 构建技术的有机范式:一种哲学倡议
- 食品伦理学的生成
-
研究报告
展开-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现状评析
- 《资本论》的回归
- 《五行》研究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 近年来国内外康德哲学研究管窥
- 经典的扩充与变异
- 近年来中国美学史研究方法论的新进展
- 2015年知识论研究热点主题述评
- 近年来国内世界主义研究述评
-
热点聚焦
展开- 《新大众哲学》的理论、方法及其意义
- 实践唯物主义的反思与推进
- 政治经济学批判与唯物史观
- 哲学视野下的国家治理现代化
- 新文化运动百年反思
- 《太一生水》的新探索
- 当代视角下的笛卡尔哲学研究
- 德勒兹的“哲学”
- 大数据时代的哲学透视与揣测
- 多重思想维度中的“利他”
- 身体美学的发展与问题
- 中国逻辑史的观念和研究方法
-
新书选介
展开- 【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传播史论】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题研究】
- 【马克思主义哲学范畴史述要】
- 【马克思主义现代性思想研究】
- 【多元文化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研究】
- 【中国现代性建构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 【马克思恩格斯思想比较研究】
- 【马克思的现代性与中国社会转型】
- 【“主体性”的当代合理性:马克思的主体性思想研究】
- 【马克思的解放哲学】
- 【马克思个人理论的整体性与当代性研究】
- 【寻求自由:马克思早期自由观研究】
- 【“苦恼的疑问”及其解决:《莱茵报》—《德法年鉴》时期马克思文献及思想再研究】
- 【政治经济学的形而上学:《哲学的贫困》与《贫困的哲学》比较研究】
- 【辩证法的具体性:马克思与黑格尔的逻辑学比较研究】
- 【辩证法与价值虚无主义】
- 【青年黑格尔派与马克思】
- 【晚年恩格斯哲学经典文本的内在逻辑研究】
- 【邓小平改革开放的方法论】
- 【革命乌托邦的终结: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
- 【新马克思主义评论:哲学的政治及其辩证法】
- 【艾伦·梅克森斯·伍德的历史唯物主义思想研究】
- 【文化的转向: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总体性思想研究】
- 【大众的语法:国外自治主义马克思主义的政治主体构建学】
-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与生态文明研究】
- 【理性、自由与实践批判:两个世界的内在张力与历史理念的动力结构】
- 【鲜活的资本论:从深层本质到表层现象】
- 【创建“中国价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原理】
- 【中国正道】
- 【当代中国精神】
- 【人性与政治】
- 【流行文化社会学】
- 【中华文明的核心价值:国学流变与传统价值观】
- 【新三字经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论国学】
- 【启蒙与重建:全球化与“国学热”张力下的中国文化】
- 【做中国哲学:一些方法论的思考】
- 【鸢飞鱼跃:中国哲学语素论】
- 【汉语言哲学发凡】
- 【形上智慧如何可能:中国现代哲学的沉思】
- 【中国正义论的形成】
- 【中国近代思想家文库·牟宗三卷】
- 【儒家的精神之道和社会角色】
- 【诠释学与儒家思想】
- 【儒佛道思想家与中国思想文化】
- 【大仁小义:儒家伦理智慧探幽】
- 【先秦儒家生活哲学研究】
- 【先秦儒家工夫论研究】
- 【中庸原论:儒家情感形上学之创发与潜变】
- 【考古发现与《易》学溯源研究】
- 【周易今古文考证】
- 【解蔽与重构:多维视界下的荀子思想研究】
- 【荀子的为己之学:从性恶到养心以诚】
- 【汉代“秘经”:纬书思想分论】
- 【孟子诠释思想研究】
- 【群书治要十讲】(上、下册)
- 【唐代孟子学研究】
- 【老子集注汇考(第1卷)】
- 【近年出土黄老思想文献研究】
- 【道家哲学略述:回归自然的理论建构与价值追求】
- 【浙江道教史】
- 【张载易学研究】
- 【北宋士大夫的政治理想和实践:以北宋前中期为中心的研究】
- 【生生之道与圣人气象:北宋五子万物一体论研究】
- 【辽金元经学学术编年】
- 【晚明《孝经》学研究】
- 【晚清民初道德观念嬗变研究】
- 【戊戌启蒙四大家比较研究】
- 【康有为与儒学的“新世”:从儒学分期看儒学的未来发展路径】
- 【现代新儒学与船山学】
- 【戴震、乾嘉学术与中国文化】(上、中、下)
- 【陈献章年谱】
- 【汤用彤与现代中国学术】
- 【思辨的希腊哲学史(一):前智者派哲学】
- 【求真·至善·唯美】
- 【美德、规则与实践智慧】
- 【自然社会:自然法与现代道德世界的形成】
- 【启蒙的后现代反思】
- 【正义与善:社群主义研究】
- 【柏拉图爱欲思想研究】
- 【古典正义论:柏拉图《王制》讲疏】
- 【立法哲人的虔敬:柏拉图《法义》卷十义疏】
- 【康德的《遗著》研究】
- 【理性、兴趣与实践:康德哲学中的问题】
- 【阿奎那语言哲学研究】
- 【重建世界形而上学:从胡塞尔到罗姆巴赫】
- 【存在与伦理:海德格尔实践哲学向度的基本论题考察】
- 【自我吞噬的视野:德里达《延异》文绎解】
- 【民主的改造:杜威政治哲学辨略】
- 【论施特劳斯】
- 【从实体到机体:怀特海本体论研究】
- 【维特根斯坦:从挪威的小木屋开始】
- 【真理的话语理论基础:从达米特、布兰顿到哈贝马斯】
- 【正义理论导引:以罗尔斯为中心】
- 【百年中国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研究述要】
- 【马克思劳动伦理思想的哲学研究】
- 【伦理学的当代建构】
- 【伦理学】
- 【什么是道德?:李泽厚伦理学讨论班实录】
- 【伦理与存在:道德哲学研究】
- 【道德文化:从传统到现代】
- 【中华民族道德生活史(8卷本)】
- 【中国社会道德发展研究报告(2014)】
- 【中国社会转型期道德失范问题研究】
- 【何为良好生活:行之于途而应于心】
- 【儒家思想与中国当代伦理】
- 【天人一体 民胞物与:对生命共同体的道德关怀】
- 【礼法重构:荀子行政伦理思想探索】
- 【“道”与“幸福”:荀子与亚里士多德伦理学比较研究】
- 【藏族伦理思想史略】
- 【爱、自由与责任:中世纪哲学的道德阐释】
- 【美国伦理思想史】
- 【尼采与现代道德哲学】
- 【旁观者的同情:亚当·斯密的伦理学思想研究】
- 【经济伦理学:经济与道德关系之哲学分析】
- 【经济学与伦理学:市场经济的伦理维度与道德基础】
- 【正其义与谋其利:企业社会责任的伦理学研究】
- 【现代科技与伦理互动论】
- 【工程伦理的实践有效性研究】
- 【中国医学伦理学与生命伦理学发展研究】
- 【公共健康伦理探究】
- 【科学哲学:基本范畴的历史考察】
- 【技术过程的价值选择研究】
- 【儒学与科技文明】
- 【语境实在论:一种新科学哲学范式】
- 【语境建模】
- 【身体、情境与认知:涉身认知及其哲学探索】
- 【心灵、语言与实在:对笛卡尔心身问题的思考】
- 【自然科学现象学:先验主体间性现象学视野中的科学】
- 【自我、交互主体性与科学:胡塞尔的科学构造现象学研究】
- 【翱翔的信天翁:唐·伊德技术现象学研究】
- 【先验思辨逻辑】
- 【真与意义的元语义学研究】
- 【语言、意向与存在】
- 【归纳合理性:在辩护与消解之间】
- 【量词理论研究:从蒯因的观点看】
- 【从现象主义到物理主义:卡尔纳普的语言构造系统研究】
- 【作为第一哲学的美学:存在、现象与审美】
- 【中国智慧美学论要】
- 【辉煌与徬徨:西方现代与后现代艺术史】
- 【现代平面设计史】
- 【生态美学基本问题研究】
- 【时尚与身体美学】
- 【中日古典审美范畴比较研究】
- 【庄子怀疑论美学】
- 【《法礼篇》的道德诗学】
- 【美学语法:后期维特根斯坦的美学与艺术思想】
- 【德意志审美现代性话语研究】
- 【利奥塔崇高美学思想研究】
- 【杜夫海纳美学中的主客体统一思想研究】
- 【完满的经验与生活的艺术:约翰·杜威美学思想研究】
- 【近代中国宗教文化史研究】
- 【绝对视域中的康德宗教哲学:从伦理神学到道德宗教】
- 【哲学与宗教的永恒同盟:谢林《哲学与宗教》释义】
- 【“神迹”概念的哲学探究:以休谟的《论神迹》为中心】
- 【日本当代佛教】
- 【跨文本阅读:《希伯来圣经》诠释】
- 【普照知讷真心思想研究】
- 【耶稣会阅读孔子】
-
译著举要
展开-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起点】
- 【马克思主义的主要流派】
- 【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与实践:实践派论文集】
- 【二十世纪中叶的马克思:几位南斯拉夫哲学家重释卡尔·马克思的著作】
- 【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新解】
- 【马克思的阶级概念】
- 【马克思与亚里士多德:十九世纪德国社会理论与古典的古代】
- 【马克思与黑格尔的对话】
- 【战后法国的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从萨特到阿尔都塞】
- 【福柯、马克思主义与历史:生产方式与信息方式】
- 【哲学的快乐】
- 【哲学的起源】
- 【历史理论】
- 【碎片化的历史哲学】
- 【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西方历史的认识论】
- 【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
- 【资本主义的起源:一个更长远的视角】
- 【自然的敌人:资本主义的终结还是世界的毁灭】
- 【超越后殖民理论】
- 【致命的策略】
- 【瓦尔特·本雅明或走向革命批评】
- 【平等与自由:捍卫激进平等主义】
- 【民主化的进程】
- 【论人权】
- 【歧义:政治与哲学】
- 【悲剧与拒绝:西方政治思想中的差异政治】
- 【大同世界】
- 【儒学与女性】
- 【义旨之争:南宋科举规范之折冲】
- 【北辙:薛瑄与河东学派】
- 【古典学术史(2卷)】
- 【中世纪哲学:历史与哲学导论】
- 【法国哲学史】
- 【结构存在论:一门自由的现象学】
- 【存在的遗骸:形上学之后的诠释学存在论】
- 【存在巨链】
- 【文本:本体论地位、同一性、作者和读者】
- 【对知识的恐惧:反相对主义和建构主义】
- 【思想与运动】
- 【意向立场】
- 【意识问题】
- 【心身同一论】
- 【心灵与认知哲学】
- 【心灵与自我的希腊模式】
- 【个人与原因】
- 【物理世界中的心灵】
- 【神秘的火焰:物理世界中有意识的心灵】
- 【彻底的自然:物质的灵魂】
- 【物理实现】
- 【苏格拉底的再次起航:柏拉图《王制》疏证】
- 【论柏拉图的《政治家篇》】
- 【泰阿泰德】
- 【《米诺篇》《费多篇》译注】
- 【根据亚里士多德论“是者”的多重含义】
- 【亚里士多德】
- 【论独一理智:驳阿维洛伊主义者】
- 【费希特和康德论自由、权利和法律】
- 【黑格尔著作集(第16、17卷):宗教哲学讲演录Ⅰ、Ⅱ】
- 【黑格尔传】
- 【从莱布尼茨出发的逻辑学的形而上学始基】
- 【尼采与陀思妥耶夫斯基】
- 【雅各布·克莱因思想史文集】
- 【阿伦特手册:生平·著作·影响】
- 【永远年轻的杜威:希克曼教授讲杜威】
- 【杜威全集:晚期著作(1925~1953)】
- 【一般伦理学】
- 【个性伦理学】
- 【记忆的伦理】
- 【论重要之事】
- 【道德的谱系】
- 【道德的起源:美德、利他、羞耻的演化】
- 【美德的起源:人类本能与协作的进化】
- 【善恶之源】
- 【根本恶】
- 【人心:善恶天性】
- 【欧洲的价值:如何获得我们的是非观】
- 【第二人称观点:道德、尊重与责任】
- 【利他主义的可能性】
- 【道德情操与物质利益:经济生活中合作的基础】
- 【公民的激情:道德情感与民主商议】
- 【爱之理由】
- 【大断裂: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的重建】
- 【我是谁?如果有我,有几个我?】
- 【培育良知:良法如何造就好人】
- 【被检验的人生】
- 【生命的解放】
- 【违童之愿:冷战时期美国儿童医学实验秘史】
- 【正义与非正义战争:通过历史实例的道德论证】
- 【浅薄:你是互联网的奴隶还是主宰者】
- 【科学的认知基础】
- 【科学的转型:尼尔斯·玻尔、慈善事业和核物理学的兴起】
- 【科学、真理与民主】
- 【科学实验哲学】
- 【专长哲学】
- 【从流代数到量子色动力学:结构实在论的一个案例】
- 【逻辑与社会:矛盾与可能世界】
- 【情境与态度】
- 【法律逻辑研究】
- 【前提与结论:法律分析的符号逻辑】
- 【法律与逻辑:法律论证的批判性说明】
- 【建模法律论证的逻辑工具:法律可废止推理研究】
- 【法律推理方法】
- 【论法律与理性】
- 【审美特性(上、下)】
- 【美学的历史】
- 【恶的美学】
- 【审美人类学:视野与方法】
- 【功能之美——以善立美:环境美学新视野】
- 【小说美学】
- 【电影符号学:皮尔斯与电影美学】
-
论文荟萃
展开- 【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几个重要问题】
- 【新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突破点、着力点和创新点】
- 【马克思对人类社会原生形态的执着探索】
- 【理解马克思实践概念的政治哲学向度】
- 【试论马克思对物的追问方式及其激进维度】
- 【马克思经济全球化思想的哲学阐释逻辑】
- 【马克思与现代政治】
- 【《资本论》的正义观与马克思的现代政治批判】
- 【对《资本论》的九个根本性误读】
- 【马克思与恩格斯思想的差异:以自由观为例】
- 【晚年恩格斯哲学的内在逻辑与时代精神】
- 【有机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的马克思主义】
- 【论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对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辩护】
- 【生产条件的政治化与资本主义的生态危机:詹姆斯·奥康纳的资本主义危机论探析】
- 【思想的前提批判与哲学的基本问题】
- 【哲学的伦理化与现代性的重塑】
- 【哲学理论如何落到实处】
- 【论形而上学与哲学境界的内在关联】
- 【价值、价值观与核心价值观】
- 【深化文化哲学研究的思想路径】
- 【当代哲学的“文化转向”】
- 【全球化的矛盾与民族文化的发展可能性】
- 【资本介入文化生产的耦合效应】
- 【器物的文化传播功能】
- 【以天下重新定义政治概念:问题、条件和方法】
- 【重建全球想象:从“天下”理想走向新世界主义】
- 【人的观念与全球正义】
- 【中西正义观之比较】
- 【当今中国社会转型期的公平正义问题】
- 【国家作为分配社会善的封闭单位】
- 【中国哲学中的“实体”与“道体”】
- 【重思“形而上学”:中国哲学的视角】
- 【儒学史的叙述与建构反思】
- 【面对当代文化的儒学】
- 【论儒家经典诠释的层级性】
- 【先秦儒家礼制伦理及其现代价值】
- 【先秦儒家人禽之辨的道德哲学意义】
- 【学者的境界与目标:《论语》“可与共学”章解】
- 【“四端”与“四德”及其他:读《孟子》辨义四则】
- 【荀子礼学新论】
- 【荀子人性论辨正:论荀子的性恶、心善说】
- 【“域中有四大”:从“四大”的不同排序看《老子》文本的演进】
- 【西汉竹简本《老子》首章“下德为之而无以为”考释】
- 【《齐物论》释义】
- 【黄帝学之生命:精神哲学】
- 【读清华简《筮法》】
- 【马王堆帛书《易传》的哲学思想】
- 【儒佛因缘:宋明理学中的批判精神与排拒意识】
- 【朱陆鹅湖之会异同新探】
- 【从文本到义理:论焦循经学解释学的转向】
- 【一种伦理民族主义是否可能:论章太炎的民族主义】
- 【论牟宗三儒学思想方法的缺陷】
- 【陈寅恪、贺麟论“三纲”的现代意义及其反思】
- 【论方东美对原始儒家和原始道家的阐释】
- 【儒佛道三教关系与隋唐佛教宗派】
- 【唯识宗的记忆观与时间观:耿宁先生文章引出的进一步现象与探讨】
- 【论苏格拉底的无知与有知】
- 【亚里士多德与海德格尔:一个存在论的比较研究】
- 【从国家理性到公共理性:康德政治哲学的革命】
- 【“否定”的意义:研读黑格尔《精神现象学》的一点体会】
- 【黑格尔国家学说的现代性和保守性】
- 【试析黑格尔哲学中的“道德”和“伦理”问题】
- 【看、听、信:克尔凯郭尔和尼采视域下的信仰】
- 【尼采与悲剧:《悲剧的诞生》要义疏解】
- 【尼采与后期维特根斯坦论真理】
- 【重建世界形而上学:作为胡塞尔现象学之根本动机的“生活世界”】
- 【通往自身意识的伦理之路:列维纳斯自身意识思想研究】
- 【“人之死”:《词与物》的主旨及其哲学意蕴】
- 【德里达的信仰】
- 【意识形态辩证法的后阿尔都塞重构】
- 【再论杜威在哲学上的“哥白尼式的革命”】
- 【文本,经典与诠释:中西方经典诠释比较】
- 【分析性与信念之谜】
- 【论指代词(Indexical)】
- 【论珀斯与分析哲学之关系】
- 【东西方意识哲学中的“意向性”与“元意向性”问题】
- 【意向性的多重性与本源性问题】
- 【关于功能系统的三种随附性:从功能系统的视角看心身问题】
- 【心性多样论:心身问题的一种解答】
- 【心智具身性与行动的心智特征】
- 【理解心灵】
- 【成真项理论足以解决盖梯尔问题吗:一种从时间表征的角度进行的研究】
- 【亨普尔两难】
- 【心理因果性、排他性论证与非还原物理主义】
- 【“如何可能”与“为何必然”:对罗森伯格的达尔文式还原论评析】
- 【科学作为希腊的人文】
- 【常规科学及其规范性问题:从“小生境”的观点看】
- 【论“科学研究的哲学”:从科学实践哲学的视野看】
- 【科学实践哲学与知识观念的重构:兼谈地方性知识】
- 【逻各斯与努斯的演进:关于科学文化的哲学思考】
- 【语境建模三大进路之哲学预设探微】
- 【热物理学中对称现象的语境分析及其意义】
- 【心理学中的语境论解释探析】
- 【一种自然科学现象学如何可能?:基于先验现象学对自然化的现象学的研究纲领的改造】
- 【物种反本质主义的失当性分析】
- 【互镜式学术评价中的伦理精神与伦理学研究】
- 【伦理道德现代转型的文化轨迹及其精神图像】
- 【第一哲学作为伦理学:以斯宾诺莎为例】
- 【伦理学中人的镜像】
- 【伦理视角下中国乡村社会变迁中的“礼”与“法”】
- 【德性认知的心理机制与启示】
- 【“实践优先”与道德义务的证成】
- 【现代性的情感逻辑:历史生成与城市调适】
- 【道德倾向主义】
- 【西方美德概念演变:从古典功能主义到哲学心理学】
- 【凡是现实的就是合理的吗?:麦金太尔的美德伦理学批判】
- 【“脸”的道德形而上学:阿甘本哲学中的“脸、人、物”思想研究】
- 【蔡元培与井上哲次郎“本务论”思想比较研究:兼论中国近代义务论形成初期的相关问题】
- 【生殖技术视阈的生育权利与生育责任】
- 【认知模块说:美学科学化阐释的可能路径】
- 【当代中国休闲文化的美学研究和理论建构】
- 【论美学上的“美”及其意义建构】
- 【活力因相说:重思中华美学精神的绵延机能】
- 【论中国美学话语体系的创新】
- 【季札观乐与中国审美批评之诞生】
- 【书之形与形而上:书道中的视觉超越及其归宿】
- 【由“反思”到“反思性的判断力”:论康德反思概念的内涵及其意义】
- 【双重批判与历史性叙事:卡罗尔艺术识别观的提出语境与内涵】
- 【形式:一种艺术的“本体”】
- 【冷媒介与艺术】
-
哲学界概况
展开- 学者简介
- 新成立的哲学教学与研究机构
- 新创办的学术期刊
- 2015年哲学学会换届情况
- 哲学教育
- 重大项目
- 获奖信息
-
哲学界动态
展开- 国内会议
- 海外论坛
- 其他活动
-
-
2015
-
特载
收起- 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当代理论成果
-
专文
展开- 马克思哲学近康德阐释的若干问题
- “晚明”的近代性与明代学术思想的新趋向
- 论分析哲学运动的历史特征与现实意义
- 哲学教育的历史、现状与未来
-
学术前沿
展开- 当前的礼学研究与未来预期
- 语言与时间的关系:20世纪欧洲大陆哲学的一个前沿问题
- 神话、教义与哲学:灵知主义和思想史研究新趋势
- 哥德尔的直觉主义逻辑思想
-
研究报告
展开- 哲学如何面向中国现实?
- 走向世界与未来的朱子学研究
- 新世纪国内西方古代哲学研究述要
- 中国柏拉图诗学研究述评
- 反思与推进:2014年西方哲学研究的热点问题评述
- 近年来国内韩国哲学思想研究概况
- 哲学逻辑与逻辑哲学的新进展
- 当代责任伦理研究综述
- 生命伦理学前沿问题综述
-
热点聚焦
展开-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学科反思与方法论检讨
- 马克思的现实观及其当代价值
- 马克思思想资源中的社会正义
- 中国哲学研究的方法论问题
- 比较视阈下的启蒙
- 柏拉图的语言、知识与智慧
- 现象学及其“激进化”
- “微时代”的文化逻辑与文化精神
- 意图与行动的哲学
- 科技时代背景下的风险伦理
- 趣味理论的多角度分析
-
新书选介
展开- 【新大众哲学(7卷)】
- 【20世纪中国知名科学家学术成就概览·哲学卷(第3分册)】
- 【哲学与生活世界】
- 【哲学的魅力】
- 【理想信念的理论支撑】
- 【利益认同机制研究: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视角】
- 【利益协调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机制完善:基于阶层分化的分析】
- 【现代社会组织与社会和谐发展】
- 【秩序与和谐的追求】
- 【哲学视阈中的科学发展】
- 【“巴黎手稿”再研究:文献、思想与历史地位】
- 【青年马克思的生产力概念】
- 【不羁的普罗米修斯:马克思哲学革命的实践本体论解读】
- 【马克思实践哲学及其后现代境遇】
- 【马克思的哲学观研究:基于“柯尔施问题”的视角】
- 【历史与自由:现代性视野中马克思自由观的哲学反思】
- 【本质与劳动:马克思哲学思想的现象学解读】
- 【实践与公正:马克思的哲学价值观研究】
- 【批判与解构:从马克思到后现代的思想谱系】
- 【现代性的矛盾与超越:马克思现代性思想与当代社会发展】
- 【马克思辩证法的和谐向度】
- 【现代性批判视域中的马克思自然观研究】
- 【论马克思的时间概念】
- 【历史唯物主义:一种微观透视】
- 【马克思经济哲学研究】
- 【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观研究】
- 【马克思人本思想研究】
- 【马克思的个人概念】
- 【个人的历史与历史的个人:马克思个人理论研究】
- 【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重读毛泽东《实践论》】
-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实践反思】
- 【范式的追寻:作为范式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
- 【冯契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 【政治哲学的批判与重建:马克思早期著作研究】
- 【走向建构性政治:历史唯物主义视野中的后现代政治哲学研究】
- 【黑格尔与马克思政治哲学六论】
- 【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对列宁政治哲学的思考:以阶级意识为视角的探讨】
- 【拜物教的幽灵: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社会批判的隐性逻辑】
- 【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 【安德烈·高兹中晚期生态马克思主义思想研究】
- 【齐泽克:新马克思主义批判哲学】
- 【拉康与后马克思主义思潮】
- 【大卫·哈维的历史-地理唯物主义理论研究】
- 【列菲伏尔空间批判理论研究】
- 【虚无主义及其克服:马克思的启示】
- 【从哲学思辨到文化比较】
- 【走向深层的思想:从生成论哲学到资本逻辑与精神现象】
- 【正义与善:社群主义研究】
- 【自由主义与社群主义的比较研究】
- 【回应桑德尔及其他】
- 【为社会主义平等主义辩护:G.A.科恩的政治哲学追求】
- 【施特劳斯的现代性批判理论研究】
- 【以赛亚·伯林自由理论研究】
- 【自发秩序的理据:哈耶克理性观研究】
- 【多元价值的均衡:沃尔泽政治哲学研究】
- 【政治主体性、绝对内在性和革命政治学:奈格里政治本体论研究】
- 【妙语“联”珠:中国哲学研究】
- 【二十一世纪的儒学】
- 【论天人之际:中国古代思想起源试探】
- 【仁学本体论】
- 【结盟之心:“己”与早期中国哲学】
- 【孔子哲学:中华本原文化概论】
- 【春秋公羊夷夏论:儒家以文明教化为本位的一种天下秩序设计】
- 【论语研探】
- 【“子曰”类文献思想初论】
- 【帛书《易传》解《易》思想研究】
- 【柳宗元儒学思想研究:兼论中晚唐儒学复兴】
- 【朱熹与退溪思想比较研究】
- 【走进大自然的宋代大儒:朱熹的自然研究】
- 【蕺山学派与明清学术转型】
- 【黄宗羲的天人之辨:兼论中国传统文化之特质】
- 【贡献与终结:牟宗三儒学思想研究(5卷)】
- 【张岱年文化哲学研究】
- 【天道与政道:17世纪中国儒家思想与清教主义对比研究】
- 【两种思想视域中的意识与对象问题:佛教唯识学与胡塞尔现象学比较研究】
- 【西方哲学史视野中的“可持续发展”研究】
- 【古希腊的民主和科学精神】
- 【跨文化视野下的希腊形上学反思】
- 【柏拉图的本原学说:基于未成文学说和对话录的研究】
- 【流变与持存:亚里士多德质料学说研究】
- 【中世纪哲学研究】
- 【自然与团契:奥古斯丁婚姻家庭学说研究】
- 【康德反驳唯心论问题研究:从形式和质料二元论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