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IP是3.16.149.93,欢迎访问中国社会科学年鉴数据库 !

当前位置: 首页 > 年鉴
收藏

茅盾研究年鉴2016-2017卷

 

出版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9-07 字数(千字): 527
I S B N
978-7-5203-4780-8
点 击 量
54189
其他卷次
2021 2019 2015
关键词

茅盾

小说

文学

人民文学

作品

创作

鲁迅

作家

妇女

革命

苏联

分类
  • 目录浏览

  • 热门文献

  • 大 事 记

  • 图 书

  • 最佳论文

2017年该大事记下共有共15条信息

  • 1月

    01.01

    钟桂松著《起步的十年——茅盾在商务印书馆》由商务印书馆于2017年1月出版。该书研究介绍了茅盾在商务印书馆的十年中(1916—1926)所从事的编辑工作和革命活动,生动再现了茅盾因缘际会进入商务印书馆工作,逐渐从一位进步青年蜕变为一位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从一个小小阅卷员成为《小说月报》主编,进而擎起中国新文学大旗的成长过程。书中主要讲述了茅盾的编辑贡献、翻译贡献,组织和领导五卅运动、商务印书馆工运的经历,以及与创造社进行文艺论战的往事。该书的第二辑、第三辑通过介绍商务印书馆的领导、同事,年轻时的朋友、偶像与茅盾的往来,全面立体地展示了茅盾在商务印书馆时的风采,并以茅盾这个视角讲述了张元济、孙毓修、王云五、高梦旦、周作人和胡适等民国精英知识分子的故事。

    [查看详细]
  • 2月

    02

    本月无大事记

    [查看详细]
  • 3月

    03.27

    2017年3月27日,由中国茅盾研究会、桐乡市文化局、桐乡市文联联合主办的“文学史视野中的中国现代作家茅盾”2017年乌镇论坛暨《起步的十年——茅盾在商务印书馆》首发式在乌镇茅盾纪念馆举行。 首发式之后,进入了论坛环节。2017年茅盾研究乌镇论坛的研讨内容,是从文学史研究的角度,研讨以茅盾研究为主的中国文学史研究的历史变迁与面临的突破。论坛由中国茅盾研究会会长杨扬主持。与会的中国茅盾研究专家李继凯、王卫平、贾振勇、沈卫威、赵思运、罗维斯、雷超等,以及桐乡市茅盾研究会学者徐玲芬、朱惠玉、李晓敏纷纷发言。各位专家学者的发言论点精辟而有力、独到而深入,精彩纷呈,会场气氛热烈。最后,中国茅盾研究会会长杨扬作了精彩的点评和总结,对此次论坛成功举办的意义,对今后茅盾研究的方向和重点作了深入阐述。

    [查看详细]
  • 4月

    04

    本月无大事记

    [查看详细]
  • 5月

    05

    本月无大事记

    [查看详细]
  • 6月

    06.01

    孙俊杰著《儒家文化传统与新时期长篇小说的文化价值建构——以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为研究样本》由人民出版社于2017年6月出版。

    [查看详细]
  • 7月

    07

    本月无大事记

    [查看详细]
  • 8月

    08.22

    8月22日,中国茅盾研究会常务理事、四川师范大学教授曹万生因病医治无效,在成都去世,享年68岁。曹万生致力于中国现当代文学、文化思潮、诗学与诗歌、茅盾研究等诸多领域的研究,先后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现代诗学流变史”、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中国当代诗学流变史”、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项目“茅盾艺术美学论稿”等,出版专著《理性·社会·客体——茅盾艺术美学论稿》、《茅盾艺术美学》、《20世纪中国文学与西方现代主义》(合作)、《中国新文学论集》、《现代派诗学与中西诗学》、《中国当代文艺价值观流变史》、《中国现代诗学流变史》、《中国当代诗学流变史》等。

    [查看详细]
  • 9月

    09.28

    2017年9月28日,钱谷融先生在上海病逝。钱谷融先生是茅盾研究领域最早的研究者之一。他于1942年毕业于国立中央大学国文系。历任重庆市立中学教师,交通大学讲师,华东师范大学讲师、教授、博士生导师、文学研究所所长,《文艺理论研究》主编。长期从事文艺理论和中国现代文学的研究和教学,是中国现代文学研究领域享有崇高声誉的大家,1950年代提出“文学是人学”;后又发表曹禺《雷雨》人物研究系列论文。著有《论“文学是人学”》《文学的魅力》《散淡人生》《〈雷雨〉人物谈》等。

    [查看详细]
  • 10月

    10.01

    赵思运、蔺春华、张邦卫主编的《茅盾研究年鉴(2014—2015)》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于2017年10月出版。该年鉴全面整理了2014—2015年间茅盾研究大事记,关于茅盾的重要研究论文、论著,以及期刊、报纸、学位论文的要目与摘要,体现了年鉴的权威性、经典性、创新性和史料价值。

    [查看详细]
  • 11月

    11.04

    2017年11月4日,2017年中国茅盾研究会理事会会议暨“茅盾与20世纪中国文学史”学术研讨会在浙江传媒学院桐乡校区召开。会议由中国茅盾研究会主办,桐乡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协办,浙江传媒学院茅盾研究中心、浙江传媒学院文学院联合承办。18位专家围绕“茅盾与20世纪中国文学史”的论坛主题进行发言。其中,“茅盾与生活书店关系初探”“茅盾与施蛰存的交往与交情”“孙犁与茅盾关系钩沉”等论题,在“关系”中重新审视茅盾的精神历程和社会交往。重回历史现场,从新的视角、新的史料和新的理解范式推进茅盾研究,以文学史视野去重新审视茅盾作品的当代价值,是本次会议的研究重点。例如,“茅盾文学创作中的非虚构因素与20世纪文学理性”“茅盾与《妇女杂志》1920年之革新”等发言,展示了茅盾研究的新活力。 当天的研讨会上,《茅盾研究年鉴(2014—2015)》首发。

    [查看详细]
  • 12月

    12

    本月无大事记

    [查看详细]
  • 2016年该大事记下共有共15条信息

    • 1月

      01

      本月无大事记

      [查看详细]
    • 2月

      02.17

      2016年2月17日,中国茅盾研究会原顾问查国华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不幸逝世,享年87岁。 查国华先生是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山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国茅盾研究学会常务理事,曾任《茅盾研究》编委、政协济南市委员会副主席、中国民主促进会济南市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查国华先生从1950年代就致力于中国现代文学文献史料的研究,1980年代初期就以学术造诣深厚、学术特色鲜明而闻名学界。他先后承担并完成了许多重要的科学研究项目,在茅盾研究方面的成就尤为突出。1982年主编《茅盾论鲁迅》,1983年与孙中田合编《茅盾研究资料》(上、中、下),1985年出版专著《茅盾年谱》,并获山东省高校社科二等奖。他参与了人民文学出版社《茅盾全集》编、注、校、审等所有重要环节的工作,历时近20年,是编委会最可信赖的专家之一。30多年来,他的代表著作《茅盾年谱》《茅盾研究资料》等都是茅盾研究领域的重要成果。

      [查看详细]
    • 3月

      03

      本月无大事记

      [查看详细]
    • 4月

      04

      本月无大事记

      [查看详细]
    • 5月

      05.01

      赵笑洁著《抗战中的郭沫若与茅盾——郭沫若与茅盾展览纪实暨学术研讨论集》由当代中国出版社于2016年5月出版。郭沫若和茅盾都是在中国现代历史上影响深远的人物,无论是对中国现代文学创作方法的革新,还是对中国现代社会文化发展的探索,都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在风雨如晦的抗战岁月中,郭沫若和茅盾积极投身到全民族解放的大潮之中,担负起民族独立和文化复兴的重任。

      [查看详细]
    • 6月

      06.29

      2016年6月29日—7月3日,由俄罗斯圣彼得堡大学、中国茅盾研究会联合举办的“第七届远东文学研究暨纪念茅盾诞辰12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俄罗斯圣彼得堡成功举行。来自数十个国家的百余位专家学者围绕“茅盾的生平与创作”“20和21世纪中国文学的发展道路及其前景”“全球化和信息化背景下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的新问题”“远东和东南亚各国文学在俄罗斯与俄罗斯文学在远东和东南亚各国:翻译、理解、交流问题”“远东和东南亚各国文学:过去与现实”等议题进行了研讨。

      [查看详细]
    • 7月

      07.01

      2016年7月,茅盾先生的孙子沈韦宁、孙女沈迈衡和沈丹燕向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法院判令南京经典拍卖有限公司、茅盾手稿持有人张某停止侵害涉案手稿作为美术作品的展览权、发表权、复制权、发行权、信息网络传播权,以及作为文字作品的复制权、发行权、信息网络传播权的行为,并要求两被告在媒体公开道歉、赔偿损失。 茅盾先生是中国现代文坛泰斗级人物,作为《人民文学》的第一任主编,在文学创作之外,其书法造诣亦极其深厚,流传下来的诸多书信、题词、手稿的书法艺术价值亦被公认。1958年,茅盾先生将其用毛笔书写创作的一篇评论文章《谈最近的短篇小说》向杂志社投稿,并将手稿交给该杂志社。该篇文章的文字内容发表于《人民文学》1958年第6期。之后,《谈最近的短篇小说》的手稿原件被张某持有。2013年12月30日,经典拍卖公司通过数码相机拍照上传了涉案手稿的高清数码照片,在其公司网站和微博上对手稿以图文结合的方式进行了宣传介绍。2014年1月5日,张某委托南京经典拍卖有限公司在2013年秋拍中国书画专场上进行展览拍卖。经过多轮竞价,案外人岳某以1050万元的价格竞得涉案手稿。但此后岳某并未向张某支付相应价款,因拍卖未成交,岳某和张某也未向经典拍卖公司支付佣金。天价拍卖虽然未最终成交,却引起了茅盾继承人的注意。茅盾于1981年去世,根据我国著作权法相关规定,著作权属于公民本人,公民死亡后,其著作权中的财产权在50年内依照继承法的规定转移。茅盾财产的继承人沈某等人认为,张某和经典拍卖公司的行为侵害了涉案手稿的著作权,故诉至法院,请求判令经典拍卖公司、张某停止侵害涉案手稿作为美术作品的展览权、发表权、复制权、发行权、信息网络传播权,以及作为文字作品的复制权、发行权、信息网络传播权的行为,在媒体及网站上向其承认错误并赔礼道歉,连带赔偿其经济损失50万元。

      [查看详细]
    • 8月

      08.05

      8月5日,该系列活动的启动仪式在中共四大纪念馆举行,《弥漫着生命力的人——茅盾诞辰120周年暨抵沪100周年纪念展》同时开幕。作为此次茅盾纪念活动的重头戏及海派文化中心开幕的预热活动之一,展览以详细生动的史料和照片、通过“走出乌镇”“崭露头角”“文坛巨擘”“壮心未已”四个部分,“再现”了茅盾“弥满生命力”的一生。

      [查看详细]

      08.05

      8月5—6日,由中国茅盾研究会、上海市作家协会、华东师范大学联合主办的“茅盾抵沪百周年纪念暨第十届全国茅盾研究会年会”在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召开。华东师范大学学报主编杨扬教授主持会议,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吴义勤致辞,茅盾长孙沈韦宁向海派文化中心捐赠茅盾遗物。此次会议分为三个议程:纪念茅盾诞辰120周年暨抵沪100周年系列活动启动仪式;第八届中国茅盾研究会全国代表大会换届选举第八届理事会;第十届全国茅盾学术研讨会。来自国内外高校和科研机构的80余位专家学者围绕茅盾研究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学术讨论。中国茅盾研究会、上海市作家协会共同编辑了《茅盾抵沪百周年纪念暨第十届全国茅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查看详细]

      08.05

      8月5日,第八届中国茅盾研究会全国代表大会换届选举大会在华东师范大学召开,选举产生了第八届理事会。中国茅盾研究会第八届理事会名单如下: 理事(42人) 王卫平: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 教授 刘东方:聊城大学文学院 教授 吕旭龙: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教授 李方:河北人民出版社 编审 李玲:北京语言大学人文学院 教授 李频:中国传媒大学编辑出版研究中心 教授 李继凯: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教授 苏永延:厦门大学文学院 教授 余连祥:湖州师范学院 研究员、图书馆馆长 陈芬尧:嵊州崇仁镇中学 高级教师 陈福康:上海外国语大学 教授 陈天助:厦门商报社 教授 陈伟宏:桐乡市委政府政策研究室 桐乡市作协副主席、研究员 周景雷:渤海大学校办 教授、副校长 杨迎平:南京晓庄学院文学院 教授 范志强:浙江万里学院 教授 郑楚:厦门大学中文系 教授 欧家斤:上海普陀区教育学院 教授 贾振勇: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 教授 郭丽娜:北京茅盾故居 故居负责人 阎浩岗:河北大学文学院 教授 谢晓霞:深圳大学文学院 教授 褚万根:桐乡市广电局 副局长 杨扬:华东师范大学文学院 教授 吕周聚: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 教授 李春燕:北京吉利大学 副教授 商昌宝: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 副教授 张鸿声:中国传媒大学文学院 教授 赵思运:浙江传媒学院文学院 教授 钟海波: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副教授 郭国昌: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教授 刘传霞:济南大学文学院 教授、院长 刘永丽: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 教授 陈思广: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教授 田原:贵州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副研究员 罗维斯:天津南开大学文学院 讲师 赵焕亭:河南省平顶山学院文学院 教授 冯玉文:陕西理工大学文学院 副教授 刘海波:上海大学影视学院 教授、副院长 廖四平: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文学院 教授 高杨:黄山书社 编辑、编辑室主任 张丽敏:茅盾纪念馆 馆长 常务理事(14人): 王卫平 吕周聚 李玲 李继凯 杨扬 苏永延 余连祥 陈伟宏 陈福康 郑楚 郭丽娜 褚万根 贾振勇 阎浩岗 负责人(5人): 会 长:杨扬 副会长:李玲 王卫平 李继凯 贾振勇 秘书长:杨扬(兼)

      [查看详细]
    • 9月

      09

      本月无大事记

      [查看详细]
    • 10月

      10

      本月无大事记

      [查看详细]
    • 11月

      11

      本月无大事记

      [查看详细]
    • 12月

      12.05

      2016年12月5日,为纪念茅盾诞辰120周年,由中国作家协会、中国茅盾研究会、商务印书馆联合主办的“茅盾·商务印书馆·中国现代文化转型高端论坛”在北京举行。开幕仪式结束后,嘉宾在商务印书馆礼堂就“茅盾·商务印书馆·中国现代文化转型”的主题进行了深度研讨,发言题目包括“茅盾与上海”“茅盾在商务印书馆”“茅盾研究的回顾与展望”“略谈茅盾的文学批评”“茅盾五四时期的妇女观”“商务十年与茅盾文学风格的确立”等。论坛从与茅盾相关的方方面面立体呈现了茅盾从事编译工作、文学写作的历程,也展示了他与同人、朋友的交游等生动细节。 “茅盾诞辰120年入职商务印书馆100年图片文献展”于同日开幕。图片文献展共分四个单元:“从小镇走出来的有志青年”“起步的十年——茅盾在商务印书馆”“树起现代文学的丰碑”“共和国的文坛保姆”,全面立体地展现了茅盾由一个进步青年成长为一代文学巨擘的奋斗历程。其中第二单元较详细地展示了他在商务印书馆的十年足迹,审视了其编辑生涯、对中国现代文化转型的贡献,以及投身革命运动的思想萌芽。展品中有茅盾在商务印书馆时期编辑、翻译、校注的图书,参与编辑、撰稿的刊物,以及部分创作手稿、用过的文具等。其中,茅盾在商务印书馆期间的照片、与师傅孙毓修的合影、商务印书馆当时的股票等均为首次公开。展览还展出了新中国成立后身为文化部首任部长的茅盾,为自己文学与革命道路开始的地方——商务印书馆签发的褒奖状等文献资料。这些史料对于茅盾研究的深入开展具有重要价值。

      [查看详细]

相关推荐

热点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技术人工物的概念分析框架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备案号:京ICP备05032912号-3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10108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鼓楼西大街甲158号

售前咨询:010-84050797

售后服务:010-84050797

  • 请关注“中国社会科学年鉴”微信公众号

    关闭